[发明专利]一种以目标血氧值为精准控制点的智能氧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5140.8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4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阮雪红;陈旭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汇智医疗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B5/145;A61B5/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3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血 控制系统 血氧 人机交互界面 控制点 流量修正 氧控制 血氧监测模块 光照传感器 流量控制阀 患者特征 精准控制 控制算法 流量计量 输出流量 通讯模块 吻合状态 智能控制 智能 时长 吸氧 写入 偏离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以目标血氧值为精准控制点的智能氧疗系统,主要由控制系统、血氧监测模块、流量控制阀、流量计量模块、光照传感器、人机交互界面、通讯模块组成。根据患者特征在人机交互界面设定目标血氧值、医嘱流量值与吸氧时长后,控制系统根据预先写入的控制算法智能控制氧疗工作状态,判断动态血氧值与目标血氧值的吻合状态,当动态血氧值偏离目标血氧控制区间值并且达到介入控制时间时,控制系统在流量修正区间内、按照流量修正梯度自动调整输出流量,从而使患者动态血氧值精准控制在目标血氧控制区间值内,提高了氧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目标血氧值为精准控制点的智能氧疗系统,属于临床吸氧治疗时使用的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吸氧治疗(简称“氧疗”)是医院最为常用的抢救或治疗手段之一,其目的是通过给患者吸氧,提高患者的动态血氧值并稳定保持在合理区间内,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氧合不正常状态,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目前国内氧疗基本处于一种无章可循的状态,甚至多数医护人员也认为氧疗有益无害,氧气给的越多治疗效果越好,临床实践中多数情况下氧疗无严格的医嘱。整个氧疗过程缺乏严密的监测和必要的流量调整措施,即使有医嘱也没有给出具体的氧疗目标血氧值,这种临床现状必然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无法保证氧疗的安全性甚至引起严重不良后果(比如各种类型氧中毒或增加死亡率)。
目标血氧值是指氧疗过程中该患者应达到的理想血氧值,也就是对该患者氧疗期望实现的治疗目标。目标血氧值这一概念由英国胸科协会(BTS)急症氧疗指南(2008版)中率先提出,并首次建议把血氧值作为心跳、呼吸、血压与脉搏之外的“第五个生命指征”,该指南提出氧疗时需要定义清楚治疗的目标血氧值,并建议必须监测并稳定保持目标血氧值。现有多参数监护仪、脉搏血氧仪等尽管能够有效监测动态血氧值,但由于氧气输出控制是与其互相独立的系统,因此氧疗临床实践中并不能有效实现目标血氧值的控制与稳定保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以目标血氧值为精准控制点的智能氧疗系统,主要由控制系统、血氧监测模块、流量控制阀、流量计量模块、光照传感器、人机交互界面、通讯模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中设有控制算法,控制算法构建要素包括且不限于目标血氧值、目标血氧允许偏离值、医嘱流量值、介入控制时间、流量修正区间、流量修正梯度,人机交互界面至少应包括目标血氧值设置键、吸氧时长设置键、流量设置键。
所述的控制系统是基于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或单片机基础上开发而成的集成电路,控制系统与血氧监测模块、流量控制阀、流量计量模块、光照传感器、通讯模块等联通,协同工作。
所述的血氧监测模块主要由血氧探头、血氧计算模块构成,用于监测患者的动态血氧值、脉率、灌注指数(PI)。当然,血氧监测模块中还可以嵌入体温探头等,实现患者脉搏、动态血氧值、体温等多参数动态监测。
所述的流量控制阀用于氧气流量大小的调节,流量控制阀根据控制方式不同分为手动调节与自动调节两种。本发明中采用的是电子流量控制阀,根据控制系统给出的指令实现流量大小的自动调节,执行控制系统给出的阀门开启、流量调整、阀门关闭等工作指令。
所述的流量计量模块用于氧疗中输出流量的监测和计量,可以采用包括且不限于流量传感器、浮标式或比例阀等技术计量。
所述的光照传感器用于监测周围环境光线强弱,实现屏幕亮度的自动调节,使氧疗期间显示界面亮度自动控制,避免夜晚时光线太强影响患者休息。
所述的人机交互界面用于本发明的操作控制,通常采用液晶屏/功能键组合构成。人机交互界面至少应包括目标血氧值设置键、吸氧时长设置键、流量设置键;目标血氧值设置键、吸氧时长设置键、流量设置键采用电子编码器制成,通过左右旋转编码器方式快速调节与设定相关参数。
所述的通讯模块用于监测数据、分析合成的监护信息、警示信息等远程发送到医学监护终端。通讯模块包括但不限于有线传输、蓝牙、WiFi或者RF等技术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汇智医疗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汇智医疗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51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