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机舱的转运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2433.0 | 申请日: | 2018-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5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廖恩荣;薛文彦;陈荷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高传机电自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3/40 | 分类号: | F03D1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板 万向轮 支撑杆 吊耳 风力发电机组机舱 转运架 垫块 起吊 焊接 行车 起吊作业 行车吊钩 转动连接 搬运车 吊具 平行 垂直 运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机舱的转运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垫块、万向轮、吊耳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相互焊接,且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相互垂直,垫块和吊耳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万向轮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板上,支撑杆焊接在第二支撑板上,且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板相平行。本发明既可以作为搬运车使用,又可以作为吊具使用,在行车不变起吊时,通过万向轮运输,在需要行车起吊时,行车吊钩连接在吊耳上,即可实现起吊作业,使用效果好,灵活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机舱的转运架。
背景技术:
车间中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进行搬运时,普遍是通过行车来实现,行车的使用受到场地的限制,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转运车来搬运,在起吊时,还需配合专门的起吊工具,使用效果差。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机舱的转运架。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机舱的转运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垫块、万向轮、吊耳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相互焊接,且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相互垂直,垫块和吊耳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万向轮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板上,支撑杆焊接在第二支撑板上,且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板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螺纹连接有档杆,档杆与第二支撑板相平行,且档杆位于支撑杆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上包裹有橡胶垫。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既可以作为搬运车使用,又可以作为吊具使用,在行车不变起吊时,通过万向轮运输,在需要行车起吊时,行车吊钩连接在吊耳上,即可实现起吊作业,使用效果好,灵活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翻转后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本发明公开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机舱的转运架,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垫块3、万向轮4、吊耳5和支撑杆6,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之间相互焊接,且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2相互垂直设置,垫块3和吊耳5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上,万向轮4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板2上,支撑杆6焊接在第二支撑板2上,且支撑杆6和第一支撑板1相平行。
在第一支撑板1上螺纹连接有档杆7,档杆7与第二支撑板2相平行,且档杆7位于支撑杆6的外侧。在吊装机舱10时,将档杆7螺纹连接在第一支撑板1上,档杆7对机舱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机舱10脱离支撑杆6。
为更好地保护机舱,在支撑杆6上包裹有橡胶垫。
在搬运机舱时,翻转转运架,使得万向轮4置于地面上,此时将机舱套设于支撑杆6上。
在吊装机舱时,翻转转运架,使得垫块3置于地面上,将机舱套设于支撑杆6上,将档杆7螺纹连接在第一支撑板1上,档杆7对机舱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机舱10脱离支撑杆6。吊钩连接在吊耳5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高传机电自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高传机电自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24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