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欺诈集群的侦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7330.X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4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忠;刘清;刘阳;刘子龙;陆钧昱;顾小微;王佳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2001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群 商户 欺诈 交易信息 可疑用户 侦测 存储介质 数据处理技术 申请 服务器 |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欺诈集群的侦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欺诈集群的侦测方法,包括根据N个商户的用户参加优惠活动的交易信息,确定出包括至少一个可疑用户的欺诈集群;根据第一可疑用户在所述N个商户的参加优惠活动的交易信息,以及所述欺诈集群中包括的一个可疑用户在所述N个商户的参加优惠活动的交易信息,确定所述N个商户中的目标商户的数量;若所述目标商户的数量大于数量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可疑用户属于所述欺诈集群的一个可疑用户。由于用户的交易信息是轻松获取的,服务器可以根据交易信息中提供的目标商户的数量来判断用户是否属于欺诈集群,可以简化欺诈集群的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欺诈集群的侦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随着营销投入的增大,营销诈骗、恶意营销套利现象越来越突出,其欺诈手段也逐渐升级,“专业化”“团伙化”“流窜化”等特点愈发明显。现有的团伙风险防控技术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可靠性挑战。
现有技术中,技术人员采集用户手机通讯录列表、通话记录等敏感信息,依靠上述的基本信息和消费记录的挖掘从而构建存在团伙勾结的套利群体,然而,这些敏感信息往往很难获得。技术人员方要通过各种渠道,可能包括不合法的渠道来获取这些敏感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欺诈集群的侦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用于简化欺诈集群的识别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欺诈集群的侦测方法,包括根据N个商户的用户参加优惠活动的交易信息,确定出包括至少一个可疑用户的欺诈集群;N为大于1的整数;根据第一可疑用户在N个商户的参加优惠活动的交易信息,以及欺诈集群中包括的一个可疑用户在N个商户的参加优惠活动的交易信息,确定N个商户中的目标商户的数量;其中,目标商户为第一可疑用户与欺诈集群中的一个可疑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均进行过参加优惠活动的交易的商户;若目标商户的数量大于数量阈值,则确定第一可疑用户属于欺诈集群的一个可疑用户。相对于用户手机通讯录信息等敏感信息的难获取,用户的交易信息是轻松获取的,如此,服务器可以根据交易信息中提供的目标商户的数量来判断用户是否属于欺诈集群,可以简化欺诈集群的识别方法。
可选的,根据N个商户的用户参加优惠活动的交易信息,确定出包括至少一个可疑用户的欺诈集群,包括:根据N个商户的用户参加优惠活动的交易信息,确定出多个可疑用户;将多个可疑用户中的一个可疑用户确定为欺诈集群中的第一个可疑用户;或者;根据N个商户的用户参加优惠活动的交易信息,确定出多个可疑用户,若多个可疑用户中的第二可疑用户和第三可疑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均进行过参加优惠活动的交易的商户的数量大于数量阈值,则将第二可疑用户和第三可疑用户确定为欺诈集群中的两个可疑用户。
可选的,根据N个商户的用户参加优惠活动的交易信息,确定出包括至少一个可疑用户的欺诈集群之前,还包括:针对在N个商户进行参加优惠活动的交易的一个用户,执行:根据用户在第一商户进行参加优惠活动的交易时间,以及在第二商户进行参加优惠活动的交易时间,计算用户在第一商户和第二商户进行的两次交易的时间差;其中,第一商户和第二商户为N个商户中的两个商户;至少根据第一商户的位置信息和第二商户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商户和第二商户对应的用户行程时长阈值;若时间差小于用户行程时长阈值,则确定用户为可疑用户。
可选的,根据第一商户的位置信息和第二商户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商户和第二商户对应的用户行程时长阈值,包括:根据用户在第一商户参加的优惠活动的优惠金额、用户在第二商户参加的优惠活动的优惠金额,以及在第一商户和第二商户之间行进的M种交通工具中一种交通工具对应交通费用,确定出M种交通工具中的K种目标交通工具;M为正整数,K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将通过K种目标交通工具在第一商户和第二商户之间行进的K个时长中的最短时长确定为第一商户和第二商户对应的用户行程时长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73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