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位置识别与语音识别的后备箱开关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6550.0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2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B60R25/20;B60R25/25;G10L15/22;G10L1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朱裕禄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主 语音系统 智能钥匙 后备箱开关 车机系统 身份识别 后备箱 定位系统 基于位置 语音交互 语音内容 语音识别 智能钥匙位置 钥匙 车主身份 控制系统 声纹 辨别 唤醒 语音 身份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位置识别与语音识别的后备箱开关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定位系统和车机系统,通过后备箱开关控制系统获取智能钥匙位置,明确车主与后备箱距离,当车机系统通过智能钥匙感应车主靠近,对智能钥匙进行身份识别,身份识别合格后唤醒语音系统;语音系统与车主进行语音交互;由语音系统识别获取语音内容,做出对应操作。在本发明中,可在不拿钥匙的情况下,通过智能钥匙内的定位系统和车机系统进行身份识别,判断智能钥匙身份;当车主靠近后备箱时,由语音系统与车主进行语音交互,通过识别语音的声纹进一步判断车主身份,避免有些不法分子偷取钥匙后打开后备箱;通过辨别车主语音内容,执行对应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后备箱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位置识别与语音识别的后备箱开关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汽车后备箱智能开启系统已经越来越普遍地使用在广大消费者的爱车中,目前主要的实现方式有钥匙距离定位、雷达距离探测、多雷达捕捉人体动态探测、多电容捕捉人体动态探测、红外线捕捉人体动态探测、后备箱底部脚踢传感器探测等方式,但这些方式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使用缺陷,如有的方式对使用者动向的智能判断还不够精确、有的成本较高、有的不够方便,例如当锁车后从后备箱附近走时,以上几种方法中有的会在这时开启后备箱,当拿的东西很多时使用脚踢传感器并不方便,等等,这些使用中的缺陷来源于现有技术中后备箱的定位、雷达、探测开启技术存在着一定的智能化缺陷,现有技术中尚未出现基于语音控制的高智能化后备箱开闭控制方案。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位置识别与语音识别的后备箱开关控制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判断不够精确、成本较高、操作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位置识别与语音识别的后备箱开关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车机系统通过智能钥匙感应车主靠近,对智能钥匙进行身份识别,在身份识别合格后,唤醒语音系统;
步骤S2,所述语音系统通过播放设备向车主提示“是否打开”;
步骤S3,所述语音系统接收车主回答的语音信息,并进行识别,获取语音内容;当语音内容为肯定内容时,则车机系统控制后备箱打开,进行步骤S4;当语音内容为否定内容时,则后备箱状态保持不变,结束进程。
步骤S4,在后备箱打开至关闭期间,若车主与后备箱距离仍处于小于预设距离时,每间隔预定时间段所述语音系统会向车主提示“是否关闭”,直至车主回答的语音内容为肯定内容或者车主手动关闭后备箱;在后备箱打开至关闭期间,若车主与后背箱距离出现大于预设距离时,语音系统会立即向车主提示“是否关闭”。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对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S101,车机系统根据智能钥匙位置获得后备箱与车主距离,当后备箱与车主距离小于预设车距时,唤醒身份识别模块;
S102,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向智能钥匙发送匹配信号,智能钥匙将内置的识别码发送至身份识别模块;
S103,身份识别模块将识别码与储存在身份识别模块内的预设识别码对比,当识别码与预设识别码匹配时,即身份识别合格,则进行步骤S104;当识别码与预设识别码不匹配时,终止进程;
步骤S104,当后备箱与车主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唤醒语音系统。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车机识别智能钥匙位置获得后备箱与车主距离之前,需要判断智能钥匙是否在车外,判断过程包括:
(1)车机系统自定义一条加载有信号强度的功能报文,调制在低频正弦波上;车机系统内设有报文解析器,由该报文解析器制造报文,通过信号发生器发送低频正弦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65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多重身份验证的门禁
- 下一篇:一种场馆自主式运营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