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建筑用吸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4115.4 | 申请日: | 2018-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5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33/138 | 分类号: | C04B33/138;C04B33/13;C04B33/36;C04B38/06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陈明星 |
地址: | 5109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建筑 吸声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建筑用吸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钢渣粉35‑40%、黏土25‑30%、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5‑20%、钠长石3‑5%、淀粉3‑5%、稳定剂1‑3%、玻璃纤维2‑4%、增强剂1‑3%和胶凝剂0.3‑0.7%。本发明的吸声材料具有较好的吸声效果且力学性能优异,通过采用颗粒堆积与添加造孔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制备,并以工业固废钢渣细粉造粒做吸声材料骨料,并掺加黏土、钠长石等硅质材料,去除钢渣中的一部分游离氧化钙,提高基体材料的硅钙比,从而改善钢渣的稳定性和烧结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声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孔陶瓷吸声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建筑用吸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噪声对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噪声污染、空气 污染和水污染被认为是当代世界三大环境公害。噪声不仅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秩 序和工作效率,还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控制噪声已成为人类的当务 之急,对吸声降噪材料的研究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科技工作者的重要研究方向。
目前用于建筑的吸声材料主要是多孔吸声材料,多孔吸声材料吸声机理主要是黏滞性内摩擦作用和热传导效应,一方面,声波在媒质中传播时的各质点振动速率不同,导致质点件产生黏滞力或内摩擦力,使声能转化为热能;另一方面,媒质质点的疏密程度不同,传播媒质各处产生温度差,导致质点间的热量传递,声能亦转化为热能。因而,多孔吸声材料具有连通的开孔,保持较高的孔隙率。
在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201710589032.3)”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建筑用吸声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纯丙乳液60-80 份、膨胀珍珠岩45-55份、硅藻土40-60份、改性空心玻璃微珠30-50份、云母粉20-30份、凹凸 棒土25-35份、高岭土10-20份、改性石膏粉5-15份、石英2-8份、轻质陶粒1-6份、植物纤维3- 10份、环氧化甘油三酸酯10-20份和硬脂酸钙3-8份。该吸声材料虽然能够吸收环境中的噪音,提高材料的吸声效果,降低噪音危害,但是力学性能不足。
在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88108594.4)”公开了一种供建筑用的吸声材料,该吸声材料由水泥、焙烧煤矸石轻骨料、膨胀珍珠岩所组成的无机建筑吸声砌块材料。无机泡沫建筑材料类吸声材料的优点是强度高、加工性能好、防水、不燃、 耐腐蚀、不老化;缺点是吸声效果一般、微孔贯通率少。
在中国文献“(申请号:201611165394.1)”公开了一种新型吸声材料,包含以重量份数计的下列组分:丁苯橡胶80-100份、石墨烯10-15份、碱土金属磷酸盐5-8份、碱土金属氧化物1-5份、硫磺0.5-2份和硫化促进剂1-3份。本发明的吸声材料利用结合苯乙烯含量适中的丁苯橡胶作为主要基材,结合石墨烯进一步增强能量吸收、消耗内能,起到吸声效果,但是力学性能不足,同时,丁苯橡胶加入导致该吸声材料防火性能变差。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吸声效果好且力学性能优异,同时兼具防火、耐老化、耐化学腐蚀、绿色环保的新型的建筑用吸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建筑用吸声材料,具有吸声效果好且力学性能优异,同时兼具兼具防火、耐老化、耐化学腐蚀、绿色环保的优点。
本发明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建筑用吸声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成本低,易于实施。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建筑用吸声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钢渣粉35-40%、黏土25-30%、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5-20%、钠长石3-5%、淀粉3-5%、稳定剂1-3%、玻璃纤维2-4%、增强剂1-3%和胶凝剂0.3-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未经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41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