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嘧菌酯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1282.3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3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闫涛;赵永长;王龙;郑亚彬;李衍强;潘俊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颖泰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9/34 | 分类号: | C07D239/34;C07D239/52 |
代理公司: | 11283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严政;刘依云<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嘧菌酯 化学合成领域 氰基苯氧基 原子利用率 分离提纯 羟基 制备 | ||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领域,公开了嘧菌酯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含有式(Ⅱ)所示化合物作为原料进行反应,其中,R为卤素、羟基或2‑氰基苯氧基。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简便地得到纯的嘧菌酯系化合物,避免了复杂的分离提纯过程并减少了原料的浪费,提高了原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嘧菌酯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嘧菌酯作为一种广谱性杀菌剂,目前农化行业中应用十分广泛,全球的原药的销售额就超过10亿美元,有较多的文献方法报道其合成方法,目前工业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有为以下两种工艺。
工艺1:
此路线比较经典,文献报道较多。
WO92/08703A中公开了以铜的卤化物为催化剂,在碳酸钾存在下,在极性溶剂特别是N,N-二甲基甲酰胺中按照上述工艺1所述反应式制备嘧菌酯的合成方法。US8124761B2报道在三乙烯二胺存在下,按照上述工艺1所述反应式合成嘧菌酯的方法。CN103265496A公开了在氮杂环叔胺类化合物存在下,在乙酸丁酯等反应溶剂中,按照上述工艺1所示反应式合成嘧菌酯的方法。
其中式(b)所示化合物一般由式(c)所示化合物制得,如下式:
例如,专利WO92/08703A公开了在硫酸氢钾存在下,在高温条件下脱甲醇合成式(b)所示化合物。US616291A公开了在乙酸酐存在下,在酸催化下,合成式(b)化合物的方法。CN102070538A中公开了将式(c)所示化合物与酸酐反应,采用硫酸二甲酯为催化剂生成式(b)所示化合物的方法。CN103214423A公开了在硫酸二烷基酯的存在下,减压脱甲醇制备式(b)所示化合物的方法。
CN101157657A还公开了另外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式工艺2所示,其特点是先将嘧啶环、2-羟基苯乙酸以及邻羟基苯腈三个片段合成,再合成丙烯酸甲酯。
工艺2:
还也有文献报道,式(d)所示化合物最后脱甲醇得到嘧菌酯,如下式所示:
然而,通过上述文献的方法制备式(a)所示的化合物时,得到的都是E式构型和Z式构型的混合物。
比如参照CN101157657A公开的方法,合成式(a)所示的化合物时,得到Z式构型约占4%左右;按照CN103214423A和CN103265496A方法来制备式(a)所示的化合物,得到Z式构型比例约占5%;参照CNl02070538A方法合成式(a)所示化合物,得到Z式构型约占5-6%左右。
这些E/Z混合物,一般以E式构型为主,Z式构型比例较低,大约在3-8%之间。EP0382375较早就公开了制备丙烯酸甲酯类产物时,得到E/Z产物的混合物,以E式构型为主,同时发现E式构型活性也高。Z式构型化合物作为不纯物存在。
这些Z式构型产物作为不纯物,一般通过结晶等后处理方式在不同阶段去除,分离提纯步骤繁琐。而且这样造成了原料浪费,对环境也不友好,与当前的绿色化学的理念不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制备嘧菌酯时的产物多为E/Z构型的混合物,Z式构型产物作为不纯物造成的原料浪费、分离提纯步骤繁琐等问题,发明人发现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式(a)所示的化合物的Z式构型转化成E式构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I)所示的嘧菌酯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使用含有式(Ⅱ)所示化合物作为原料进行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颖泰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颖泰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12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氢哒嗪二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瑞舒伐他汀叔丁酯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