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抛洒式的无损茶叶烘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9913.8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2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利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利成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朱孔妙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板 载料板 壳体 冲击组件 茶叶 烘干 无损 茶叶烘干装置 电热板 内壳壁 抛洒式 环形支撑板 对称固定 滑动设置 机械部件 内腔下部 受热不均 左右两侧 散开 活动式 料板 体内 损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抛洒式的无损茶叶烘干装置,包括壳体、载料板、限位板、电热板和冲击组件;所述载料板滑动设置在壳体内;所述限位板有两个对称固定在壳体的内壳壁左右两侧,限位板与载料板之间的距离小于载料板的行程;所述电热板固定在壳体的内壳壁上位于环形支撑板上方的位置上;所述冲击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内腔下部。本发明通过设置活动式的载料板、限位板和冲击组件,能够在烘干的过程中对茶叶进行抛散,使其完全散开,从而避免茶叶受热不均影响烘干效果;且抛散过程中没有机械部件与茶叶产生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对茶叶的损害,实现了无损烘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具体是一种抛洒式的无损茶叶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加工需要多道工序实现,而烘干是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初制中最后一道工序,其目的一是按一定的方式使茶叶脱水,从而达到一定的含水量,便于储存;二是烘干过程中,发生复杂的热化学反应,保证茶叶色、香、味、形更趋于完善。因此烘干是各类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之一。
现有的茶叶烘干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茶叶大多是静置在装置内部的,这就容易导致茶叶受热不均,从而影响成品效果,也有部分装置中设置有对茶叶进行翻动的机械部件,但这些机械部件直接与茶叶进行接触,容易对茶叶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洒式的无损茶叶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抛洒式的无损茶叶烘干装置,包括壳体、载料板、限位板、电热板和冲击组件;所述壳体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进料口,壳体的内腔中部固定有环形支撑板;所述载料板自由放置在环形支撑板上,载料板的外缘与壳体的内壳壁相贴合,载料板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导向豁口,壳体的左右内壳壁上固定有与导向豁口相配合的导向柱,导向柱滑动连接导向豁口;所述限位板有两个对称固定在壳体的内壳壁左右两侧,限位板与载料板之间的距离小于载料板的行程;所述电热板固定在壳体的内壳壁上位于环形支撑板上方的位置上;所述冲击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内腔下部,冲击组件包括滑移杆、限位套、转盘和齿轮;所述滑移杆有两个对称设置在载料板的下方左右两侧,滑移杆的顶部连接有冲击板,滑移杆的下端伸入到所述限位套中并通过弹簧与限位套的内腔底面连接,限位套固定在壳体的内腔底部,所述转盘有两个对称设置在两侧所述滑移杆之间,转盘上固定有转杆,转杆的末端安装有滑轮,滑移杆的侧边固定有与滑轮相配合的抵触板,且初始状态下滑轮抵靠在抵触板的上表面靠近滑移杆的一端,转盘的后端面上同轴固定有齿轮,两侧所述齿轮相啮合,其中左侧所述齿轮通过外部电机驱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柱的横截面呈倒T型。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底部左右两侧还对称设置有检修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固定有缓冲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簧为刚性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设置活动式的载料板、限位板和冲击组件,能够在烘干的过程中对茶叶进行抛散,使其完全散开,从而避免茶叶受热不均影响烘干效果;且抛散过程中没有机械部件与茶叶产生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对茶叶的损害,实现了无损烘干。
附图说明
图1为抛洒式的无损茶叶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抛洒式的无损茶叶烘干装置中导向柱和导向豁口的配合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利成,未经孙利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99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泡青揉捻一体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茶叶提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