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式受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88051.7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5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坂本贵大;柄泽幸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斯巴鲁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H02J7/02;H02J50/12;H02J5/00 |
代理公司: | 11112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亮;姜盛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接触式 受电装置 车体 屏蔽部件 受电部 固定要素 支撑 收容 无线方式传输 凸出 电磁波 配置 | ||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将屏蔽部件安装于车体的固定要素受到电磁波的影响的非接触式受电装置。非接触式受电装置(13)具有:受电部(27),其安装于车体(20),且接受以无线方式传输的电力;以及屏蔽部件(26),其设置于车体(20)与受电部(27)之间,该非接触式受电装置(13)具有:多个支撑部(22),它们设置为从车体(20)凸出;收容部(A1),其形成于多个支撑部(22)彼此之间,且用于配置受电部(27);以及固定要素(38),其在多个支撑部(22)处分别安装于与收容部(A1)相反的部位,且将屏蔽部件(26)分别固定于多个支撑部(2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接受以无线方式传输的电力的非接触式受电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能够接受以无线方式传输的电力的非接触式受电装置的例子。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非接触式受电装置具有:凹部,其设置于车辆的车体底面;受电侧天线线圈单元,其配置于凹部;以及导电材料制的第1屏蔽板。受电侧天线线圈单元具有:第1壳体;受电侧共振线圈,其设置于第1壳体内;以及磁性材料制的第2屏蔽板,其设置于第1壳体内。导电材料制的第1屏蔽板安装于车体底面。
在地面设置有供电侧天线线圈单元。供电侧天线线圈单元具有:第2壳体;供电侧共振线圈,其设置于第2壳体内;以及磁性材料制的第3屏蔽板,其设置于第2壳体内。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非接触式受电装置利用供电侧共振线圈而形成磁场,经由磁场而传输电力。受电侧共振线圈接受经由磁场而传输的电力。第1屏蔽板作为用于将电场以及磁场二者屏蔽的电磁屏蔽件而起作用。即,抑制电磁波对车辆的影响。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86426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将对电磁波进行屏蔽的屏蔽部件安装于车体的固定要素有可能受到电磁波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将屏蔽部件安装于车体的固定要素受到电磁波的影响的非接触式受电装置。
本发明的非接触式受电装置具有:受电部,其安装于车体,且接受以无线方式传输的电力;以及屏蔽部件,其设置于所述车体与所述受电部之间,其中,所述非接触式受电装置具有:多个支撑部,它们设置为从所述车体凸出;收容部,其形成于所述多个支撑部彼此之间,且用于配置所述受电部;以及固定要素,其在所述多个支撑部分别安装于与所述收容部相反的部位,且将所述屏蔽部件分别固定于所述多个支撑部。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能够抑制将屏蔽部件安装于车体的固定要素受到电磁波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非接触式受电装置的车辆的示意图。
图2是设置于图1的车辆的第1车体框架以及第2车体框架的斜视图。
图3是第2车体框架以及非接触式受电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IV-IV线处的纵向剖面图。
图5是非接触式受电装置的斜视图。
标号的说明
13…非接触式受电装置、20…横梁(车体)、22…支撑部、24…第2壁部、26…屏蔽部件、27…受电单元(受电部)、31…基板、33…腕部、38…螺栓(固定要素)、A1…凹部(收容部)、B1…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斯巴鲁,未经株式会社斯巴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80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