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绕组卷绕零部件和旋转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3743.2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6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北村谦二;高桥友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34 | 分类号: | H02K3/34;H02K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栗涛;孙桂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件 绕组卷绕 绕组终端 旋转电机 收容槽 零部件 定子铁心 凹部 一体注塑成型 分割铁心 树脂注塑 布线部 槽底面 外端面 鼓出 肋部 支承 成型 分割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绕组卷绕零部件和旋转电机。构成旋转电机(12)的绕组卷绕零部件(10)的绝缘件(28)一体树脂注塑在分割铁心(26)上。在绝缘件(28)的布线部(36)的外端面形成有能够配设绕组终端线(24a)的第1收容槽(52a)。在第1收容槽(52a)的槽底面(52as)沿着定子铁心(22)的周向形成有多个凹部(56、58),彼此相邻的凹部(56、58)之间设有对配设于第1收容槽(52a)的绕组终端线(24a)进行支承的肋部(60)。据此,即使在将绝缘件一体注塑成型在分割铁心上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绝缘件的成型精度的下降,且能够抑制绕组终端线的局部向定子铁心的径向外侧鼓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绕组卷绕零部件和旋转电机,其中,所述绕组卷绕零部件具有分割铁心和树脂制的绝缘件,所述绝缘件以围绕所述分割铁心的局部的方式一体树脂注塑(Resin Molding)在所述分割铁心上。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6-116417号中公开了一种绕组卷绕零部件,其中,将树脂制的绝缘件一体树脂注塑在分割铁心上,绕组隔着绝缘件卷绕在分割铁心的齿部。
发明内容
另外,有时旋转电机的绝缘件具有以从定子铁心的轴线方向覆盖分割铁心的轭铁部的方式设置的布线部,在该布线部中的定子铁心径向外侧的外端面形成有收容槽,该收容槽沿定子铁心的周向延伸,且从绕组引出的绕组终端线被拉到该收容槽上。
在将这种绝缘件一体树脂注塑在分割铁心上的情况下,由于布线部覆盖轭铁部,因此,无法将用于在布线部形成减重部(减重孔)的减重部成型用模具向轭铁部所处一侧脱模。
若不在布线部形成减重部,则注塑成型绝缘件时树脂收缩量比较大,因此,存在绝缘件的成型精度下降的问题。为了在布线部形成减重部,而将减重部成型用模具向定子铁心的径向外侧脱模的情况下,会在收容槽的底面形成凹部。这样一来,存在以下担忧:在将绕组终端线配设于收容槽时,绕组终端线的局部进入凹部内,该反作用使得绕组终端线中的位于凹部两侧的部位向定子铁心的径向外侧鼓出。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组卷绕零部件和旋转电机,即使在将绝缘件一体注塑成型在分割铁心上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绝缘件的成型精度的下降,且能够抑制绕组终端线的局部向定子铁心的径向外侧鼓出。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绕组卷绕零部件具有分割铁心和树脂制的绝缘件,其中,所述绝缘件以围绕所述分割铁心的局部的方式一体树脂注塑在所述分割铁心上,通过呈环形配置多个所述分割铁心来构成定子铁心,绕组能够隔着所述绝缘件卷绕在所述分割铁心的齿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具有布线部,该布线部以从所述定子铁心的轴线方向覆盖所述分割铁心的轭铁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布线部中的所述定子铁心的径向外侧的外端面形成有收容槽,该收容槽沿所述定子铁心的周向延伸,且从绕组引出的绕组终端线能够配设于该收容槽,在所述收容槽的槽底面,沿所述定子铁心的周向形成有多个凹部,在所述定子铁心的周向上彼此相邻的所述凹部之间设有肋部,该肋部对配设于所述收容槽的所述绕组终端线进行支承。
根据这种结构,形成于收容槽的槽底面的多个凹部作为布线部的减重部发挥作用,因此,与在注塑成型绝缘件时不形成凹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布线部的树脂收缩量。据此,即使在将绝缘件一体树脂注塑在分割铁心上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绝缘件的成型精度的下降。另外,由于在定子铁心的周向上彼此相邻的凹部之间设有肋部,因此,能够抑制绕组终端线进入凹部内。由此,能够抑制由于绕组终端线的局部进入凹部而使得绕组终端线向定子铁心的径向外侧鼓出。
在上述绕组卷绕零部件中,也可以为:所述肋部的朝向所述定子铁心的径向外侧的支承面位于同一圆周上,该圆周沿所述定子铁心的周向延伸,且经过所述收容槽的槽底面。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将绕组终端线在配设于收容槽内的状态下沿着定子铁心的周向以良好的精度布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37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