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3D打印丝材制备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2910.1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7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段玉岗;明越科;丁仲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4/314 | 分类号: | B29C64/314;B33Y4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丝束 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连续纤维 丝材 制备方法及装置 打印 热熔树脂 红外灯 树脂 预浸 红外光 热固性树脂预聚物 纤维 浸渍 混合树脂体系 热塑性树脂 张力控制轮 辐照 成型构件 放卷机构 夹持机构 冷却机构 气流喷射 双面辐照 微观界面 综合性能 喷嘴 常温下 干纤维 纱处理 引发剂 预浸槽 分纱 可控 料筒 收卷 丝束 制备 浸润 缠绕 | ||
1.一种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3D打印丝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干纤维丝束和常温下为固态的热固性树脂预聚物及其引发剂、热塑性树脂或混合树脂体系作为制备原料,将纤维丝束依次经过多重展纱、分纱、预浸热熔树脂、合纱处理,制得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3D打印丝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纤维丝束是碳纤维、玻璃纤维、凯夫拉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一根或多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采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置于放卷机构(1)上的纤维丝束(2),纤维丝束(2)由放卷机构(1)放出后依次经过放卷导向圆环(3)、夹持机构(4)、导向轮(5)、张力控制轮(6)后接受由下红外灯(7)和上红外灯(8)发出的红外光双面辐照,经过辐照后纤维丝束依次经过展纱机构、气流喷射展纱机构(10)后进入预浸槽(11)预浸热熔树脂,浸渍完全后纤维丝束依次经过合纱喷嘴(14)、冷却机构(15)、收卷导向圆环(16)后缠绕在收卷料筒(17)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卷导向圆环(3)和收卷导向圆环(16)为光滑陶瓷圆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力控制轮(6)连接力矩电机,通过设置力矩电机参数控制整个流程纤维丝束2的张力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红外灯(7)和上红外灯(8)功率可调,通过功率调节控制红外光产生的高温破坏纤维丝束(2)表面上浆剂的约束,该温度低于纤维氧化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展纱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展纱辊(9-1)、第二展纱辊(9-2)、第三展纱辊(9-3)和第四展纱辊(9-4),第一展纱辊(9-1)采用固定设置,第二展纱辊(9-2)能够沿X轴方向运动并振动,第三展纱辊(9-3)能够沿Z轴方向运动并振动,第四展纱辊(9-4)采用固定设置,第二展纱辊(9-2)、第三展纱辊(9-3)的振幅、频率可调。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喷射展纱机构(10)垂直于纤维丝束(2)输送方向喷射气流,冲击纤维丝束(2)表面,完成展纱。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浸槽(11)具有加热、温控和产生超声波的功能,预浸槽(11)中盛放有树脂(13),树脂(13)经加热后,由固态变为粘流态,并在超声波的作用下驱除气泡,树脂(13)中浸没有分纱机构(12),纤维丝束(2)在超声波、分纱机构(12)的双重作用下,浸渍粘流态的树脂(13)。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纱喷嘴(14)的口径根据3D打印设备对耗材丝束直径要求来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291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