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茶花状MnFe2 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81092.3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1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平;程琳;李小云;宋昌盛;潘佳奇;金立;王顺利;李超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1/01 | 分类号: | H01F1/01;H01F41/00;B01J20/20;B01J20/06;B01J20/28;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茶花 mnfe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孔茶花状MnFe2O4@C核壳结构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六水氯化铁溶于乙二醇中,搅拌,形成氯化铁溶液;b.将所述氯化铁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锰和三乙烯四胺,搅拌一定时间,形成混合溶液;c.将所述混合溶液加入到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并将反应釜放到恒温箱中,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后,即得到产品前驱体;d.将步骤c得到的产品前驱体在管式炉中煅烧后,即得到产品多孔茶花状MnFe2O4@C。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对设备要求低,可控程度高,所得产品均匀、多孔、形貌新颖,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在能源、环保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复合纳米材料制备工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孔茶花状MnFe2O4@C核壳结构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铁氧体材料又称氧化物磁性材料,由铁族元素和其他一种或多种适当金属元素组成。目前应用较多的铁氧体按其晶体结构类型不同分为三种:尖晶石(MFe2O4) 型,石榴石型(R3Fe5O12)和磁铅石(MFe12O19)型。其中,尖晶石型铁氧体是发展最早、种类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种铁氧体。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进行系统研究和生产以来,铁氧体材料得到了极其迅速的发展。它们已在磁流体、电子器件、信息储存、磁性分离、药物输传、磁共振成像以及蛋白质吸附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
到目前为止,随着纳米材料的发展,超顺磁纳米结构材料因其可操控性、可修饰性、便于标记、低毒或无毒以及特殊的弛豫性质已在信息储存、生物分离、基因载带、磁热疗、体外诊断与体内影像等许多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MnFe2O4是一种典型的尖晶石型铁氧体。其晶体结构属于立方晶系。因为生物相容性好、具有较好的磁特性和化学稳定性,成为生物医学材料的首选。由于MnFe2O4的形貌和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合成单分散、可控形貌和结构的微纳米MnFe2O4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科学家对于纳米材料的研究也逐渐从合成简单的纳米颗粒向定向设计和可控制备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的方向过渡。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本身的可控的物理化学性质成为了当今纳米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并且受到了科学家们越来越多的重视。通常情况下,我们将一种材料通过化学键或者物理粘附同另一种纳米材料进行包裹形成的纳米结构材料称为核壳类纳米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经过复合以后,具有比单一粒子更为优异的电学,光学,磁学等方面的性质,所以合成纳米复合材料受到广泛关注。
鉴于此,如何开发制备出不同构型的尖晶石型铁氧体,具有重要的研究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反应周期短、均匀的、多孔的茶花状核壳结构MnFe2O4@C的制备方法。
一种多孔茶花状MnFe2O4@C核壳结构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六水氯化铁溶于乙二醇中,搅拌,形成氯化铁溶液;b.将所述氯化铁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锰和三乙烯四胺(TETA),搅拌一定时间,形成混合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10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