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丁坝技术状况进行评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5875.0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3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一梅;范丽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E02B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唐红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丁坝 技术 状况 进行 评价 方法 | ||
1.一种对丁坝技术状况进行评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将航测结果,基于所采集的丁坝技术状况指标,按照损坏程度Damage、损坏范围Extent以及损坏对整体结构的影响Reflection进行分级量化评定,并用四个等级来评估D值、E值以及R值,这四个等级依次用1-4来表示,最后将评价结果记录于评价记录表;
其中,所述丁坝技术状况包括:丁坝的结构属性和丁坝附近河床的地形变化;所述丁坝技术状况指标包括:坝面的水毁面积、坡面的水毁面积、坝根的水毁长度、坝头的水毁面积以及冲刷坑的深度总和是否在护底范围内;
所述D值、E值以及R值的四个等级评价标准如下:
D值等级评价标准
E值等级评价标准
冲刷坑的最大冲刷深度公式如下:
K2=e-0.2m
其中:vmax是丁坝头前水流的行近流速,LD是丁坝阻水长度,B是从天然水道到堤岸的宽度,V是水道的天然流速,g是重力加速度,K1是与丁坝阻水长度LD有关的系数,K2是与丁坝边坡系数m有关的系数,m是丁坝边坡系数,△hp是冲刷坑最大深度,α是水流轴线与丁坝轴线交角,d是河床砂粒平均粒径;
R值是指实际损毁情况对丁坝整体稳定性的影响,不同的损毁范围及程度对其影响不同,随着D、E变化,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i是指某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在损毁情况下计算所得R值,Di是指某技术状况评价指标D值,Ei是指某技术状况评价指标E值;Fi为某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对丁坝稳定性的影响性系数,见下表:
评价项目对丁坝稳定性影响性系数F
其中,i的取值为1,2,3,4和5,且1为坝面,2为坡面,3为坝根,4为坝头,5为冲刷坑;计算时,对丁坝安全之影响的权重为0.5,对丁坝功能性之影响的权重为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丁坝技术状况进行评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四个等级的D值、E值以及R值进行分级量化评定,具体方法为:
(1)单一技术状况指标
设状况良好无损坏评分满分100,以评价项目损毁的评估值计算损毁的评分,再以100减去损毁的评分,所得的余数即为评价项目状况指标值:
其中,ICi为某评价状况指标分数,Fi为某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对丁坝稳定性影响性系数,R为不同D、E值对应的R值,i表示某一个评价技术状况指标,i的取值为1,2,3,4和5,且1为坝面,2为坡面,3为坝根,4为坝头,5为冲刷坑;
(2)整体丁坝状况指标
整体丁坝状况指标,是对各个技术状况指标的加权综合计算;不同技术状况指标对于丁坝的重要性有所不同,故计算丁坝的整体状况指标时,应对不同丁坝技术状况指标基于不同的权重;
其中,CI为整治建筑物整体状况指标,ICi为各个技术状况指标,Wi为各个技术状况指标重要性权重,且坝面、坡面=0.075,坝头=0.39,坝根=0.21,冲刷坑=0.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丁坝技术状况进行评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计算所得的IC值和CI值,对各个技术状况指标以及整体的技术状况评价分成四类
(1)IC或CI值分别为[90,100]时,技术状况良好为一类;
(2)IC或CI值分别为[80,89]时,丁坝某部位有少量的损毁,对其技术状况以及结构稳定性有较小影响的为二类;
(3)IC或CI值分别为[60,79]时,丁坝某部位有较明显的损毁,对其技术状况及结构稳定性有所影响,需及时修复的为三类;
(4)IC或CI值分别为[0,59]时,丁坝某部位有较大的损毁,严重影响整治功能及结构稳定性的为四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58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