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核黄素增强CO2矿化电池产电性能的方法及其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5855.3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6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昱飞;谢和平;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20 | 分类号: | H01M8/20;C25B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余小飞;钱成岑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化 电池 产电性能 阴极区 阴极电催化剂 阳极电极 核黄素 阳极区 阳离子交换膜 阳极电解液 阴极电解液 贵金属 芒硝 电池容器 反应性质 混合溶液 矿化技术 碳酸氢钠 循环介质 直流电源 制造成本 低电位 过电位 电极 催化剂 施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核黄素增强CO2矿化电池产电性能的方法及其电池,属于CO2矿化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将阳离子交换膜置于CO2矿化电池容器中,将容器分为阳极区和阴极区,在阳极区加入芒硝和Ca(OH)2的混合溶液作为阳极电解液,阴极区加入碳酸氢钠作为阴极电解液,同时在阴极区加入化合物FMN作为阴极电催化剂,并在阳极电极和阳极电极之间施加直流电源。本发明采用具有PCET反应性质的化合物FMN作为阴极电催化剂,在低电位下形成“H‑有机”中间体取代H2作为循环介质,避免在电极上发生HER和HOR反应的高过电位,从而在大幅提高CO2矿化电池产电性能;同时不再需要贵金属Pt作为催化剂,降低CO2矿化电池的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CO2矿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核黄素增强CO2矿化电池产电性能的方法及其电池。
背景技术
CO2大量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控制化石燃料燃烧过程排放烟气中的CO2被认为是短期内最有效的减排途径。目前减排CO2的人为技术手段中,CCS将CO2进行捕集后直接封存(如:地质封存、海洋封存和矿化封存),是一种纯粹的环保行动,其具有CO2处理容量大的优点,但是存在泄漏和诱发地质灾害等潜在危害。
CCU是将CO2捕集后再利用,CO2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化合物,将CO2转变为有用的碳氢化合物的途径所得到的产品比CO2热力学能位更高的化合物,从热力学理论来讲,只能增加过程中的能量输入,很难实现CO2的净减排,因此目前来说采用将 CO2转变为有机物的方法来大规模处理CO2的难度很大。然而将CO2转变为无机碳酸盐的过程在热力学上是唯一知晓的能位降低的CO2利用途径,因此CO2矿化利用的方法可在低能耗甚至能量输出的情况下产出碳酸盐。
如何在矿化利用CO2的同时,获取这部分能量是世界性的难题。在之前的研究中,发明人终于找到了攻克这一难题的方法并开发了矿化CO2制取碳酸氢钠或碳酸钠对外输出电能的方法(专利CN201410319920.X),全球首次实现了将CO2矿化过程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该方法实现了一种能量输出的CO2减排利用新途径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O2矿化电池。CO2矿化电池的基本原理是:以H2作为反应的诱导介质,在气体扩散电极和析氢电极的催化作用下,以H2的氧化反应(H2→2H++ 2e-)取代了传统电解方法中H2O的氧化反应(2H2O→O2+4H++4e-),从而在低能耗下将H2O转变为H+和OH-。当在阴极区通入酸性CO2并在阳极区加入碱性固废后,阴阳两极制碱的pH差形成了CO2矿化电池的电动势。反应开始后,酸性的CO2与阴极析氢反应(HER)后生成的OH-反应,碱性固废中的OH-与阳极氢氧化反应(HOR) 后生成的H+反应,同时离子在阴、阳极之间定向流动产生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58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