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4994.4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1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陈维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双龙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00 | 分类号: | A62B1/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劲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6 | 代理人: | 许珠珍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溪美办事处莲塘***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逃生平台 逃生气囊 逃生口 逃生 固定筒 气囊 高层住宅建筑 消防逃生装置 固定腔 逃生窗 转轴 降落 板上固定 家庭住宅 微型通孔 充气腔 可安装 可固定 内固定 上端 高层建筑 贯穿 侧壁 底端 扭簧 阳台 自救 灾害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包括逃生窗,逃生窗底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逃生平台板,转轴上固定设有扭簧,该逃生平台板上贯穿设有逃生口,逃生口上端的逃生平台板上固定设有气囊固定筒,气囊固定筒内贯穿设有空腔,且气囊固定筒的侧壁上设有固定腔,固定腔内固定设有逃生气囊。本发明可安装在家庭住宅的阳台上,逃生平台板可固定在逃生窗上,逃生平台板上设有逃生口,当高层建筑发生灾害时,逃生人员可通过逃生口进入到逃生气囊内,由于逃生气囊的充气腔内注入有空气,且逃生气囊外侧设有微型通孔,对于不同身形的逃生人员都能很好的对其降落速度进行控制,逃生人员可通过逃生气囊安全且快速的降落到地面上,从而完成自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高层住宅的新建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城市经济发达程度的集中展示,在提升空间利用率、节约用地的同时,其消防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被社会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频发的高层住宅火灾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暴露出其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目前国内在高层建筑的紧急逃生方面还没有具体的装置便于每个家庭进行快速逃生,当发生火灾或者地震等灾害时,大多依靠消防部队进行救援,现阶段还缺少家庭式紧急自救装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包括逃生窗,所述逃生窗底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逃生平台板,所述转轴上固定设有扭簧,所述逃生平台板顶端的外侧活动铰接有下连杆,所述下连杆的另一端活动铰接上连杆,所述上连杆的另一端活动铰接逃生窗顶端,该逃生平台板上贯穿设有逃生口,所述逃生口上端的逃生平台板上固定设有气囊固定筒,所述气囊固定筒内贯穿设有空腔,该空腔连通逃生口,且气囊固定筒的侧壁上设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内固定设有逃生气囊,所述逃生气囊内部密封设有充气腔,所述充气腔顶端固定连通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固定安装在气囊固定筒上,该进气口上端贯穿逃生平台板且固定连通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另一端连通充气泵,所述逃生气囊底端固定连接卡环,所述卡环固定安装在底环的顶端,且卡环活动卡接在固定腔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逃生窗上窗口为矩形结构,所述逃生平台板为矩形板,该逃生平台板内端的转轴上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逃生窗,其另一端固定连接逃生平台板。
优选的,所述逃生平台板的外端固定连接卡块,所述卡块的内侧端面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端为斜槽结构,且卡槽上活动卡接有卡扣,所述卡扣贯穿逃生窗的上端的卡块限位槽且固定安装在逃生窗上,所述卡块位于卡块限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逃生气囊为圆环形柱状结构,其侧壁内设有充气腔,该充气腔的外壁上设有微型通孔,且其外壁上涂装有防火漆。
优选的,所述底环的内径大于逃生口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卡环外侧的底环两侧固定设有限位扣,所述限位扣活动卡接在限位板上,所述限位板固定安装在气囊固定筒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可安装在家庭住宅的阳台上,逃生平台板可固定在逃生窗上,逃生平台板上设有逃生口,当高层建筑发生灾害时,人员来不及通过楼道疏散,此时将逃生窗上的卡扣按下,使逃生平台板上的卡块脱离逃生窗上的卡块限位槽,从而在转轴以及扭簧的作用下将逃生平台板向外弹出,并且通过两组对称分布的上连杆和下连杆装置保证逃生平台板在逃生窗外侧保持水平状态,便于逃生人员从自家的阳台上进行逃生;
2、该逃生平台板的下侧固定设有气囊固定筒,不需要使用时逃生气囊收缩折叠在气囊固定筒的固定腔内,使用时将固定在气囊固定筒下侧的底环向外推出,使限位扣脱离限位板,从而将逃生气囊快速展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双龙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双龙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49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聚焦超声塑身的手持式换能器
- 下一篇:一种弹簧式逃生吊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