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4-二氯-5-异丙氧基苯胺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3752.3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9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曹现朝;孙建祝;石卫兵;孙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市金囤农化有限公司;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13/02 | 分类号: | C07C213/02;C07C217/8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刘海霞 |
地址: | 2225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丙氧基 苯胺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4‑二氯‑5‑异丙氧基苯胺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以2,4‑二氯‑5‑丙氧基硝基苯为原料,石墨烯负载贵金属作为反应体系催化剂,水作为反应溶剂,冠醚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在1.5~3MPa氢气反应压力下,100~130℃反应2~6h。完成后通过压滤回收催化剂,离心得到2,4‑二氯‑5‑异丙氧基苯胺。本发明方法合成的产品色谱纯度99.5%以上,转化率100%,收率95%以上,明显提高反应的收率和产品品质,大大减少废渣和废水的产生量,而且可以简化岗位的操作难度,缩短岗位操作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4-二氯-5-异氧基苯胺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4-二氯-5-异丙氧基苯胺是合成高效除草剂如“噁草酮”、“稻思达”等的关键中间体,由2,4-二氯-5-异丙氧基硝基苯经还原而得。常见的还原方法有:(1)金属粉末法,如还原铁粉、锌粉。以铁粉等金属为还原剂,在不同酸性介质醋酸、硫酸等中将硝基化合物还原成相应的芳胺(Bechamp法)。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其中最重要的是铁粉还原硝基苯制苯胺,是工业上最早采用的苯胺生产方法。但是存在产品质量差、废水废渣排放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的缺点而日趋淘汰。(2)硫化碱及其它还原剂还原法。是以硫化氢、二氧化硫、硼氢化钠、水合肼等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制备芳胺。此类反应比较缓和,但是原料昂贵,所以一般仅用于特殊原料小规模制备芳胺。(3)电化学还原法。按照电子给予途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方法:一种为直接还原法,即用电子给予体作为还原剂合成芳胺,但是也要酸性介质。另一种为间接电还原法,先用电子给予体还原媒介物质,还原后的媒介物质再去还原硝基苯。这种方法有工艺流程简单、产物选择性好、环境效益好等优点。但是产品收率及电流效率都较低,如果实现工业化还需要解决传质、膜寿命、电极活性等问题。(4)催化还原法。采用适当的催化剂,以H2、CO等作为还原剂实现硝基的还原。此方式不涉及强酸、碱介质,具有工艺先进,收率高,产品质量好,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是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的必然发展趋势和首选方法。但是在目前阶段的生产过程中也存在有催化剂“失活”,对于原料含量要求过高等实际生产问题,不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明显提高反应的收率和产品品质,大大减少废渣和废水的产生量,并简化岗位操作难度,缩短岗位操作时间的2,4-二氯-5-异丙氧基苯胺的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2,4-二氯-5-异丙氧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以2,4-二氯-5-丙氧基硝基苯为原料,石墨烯负载贵金属为催化剂,水为反应溶剂,冠醚为相转移催化剂,在1.5~3MPa氢气反应压力下,100~130℃下反应2~6h,反应结束后,压滤回收催化剂,降至室温,离心得到2,4-二氯-5-异丙氧基苯胺,其中,催化剂、水与原料的质量比为0.04~0.2:2~5:1,所述的的冠醚选自12-冠-4、15-冠-5或18-冠-6,相转移催化剂与原料的摩尔比为0.005~0.03:1。
优选地,所述的石墨烯负载贵金属选自石墨烯负载钌、铑、钯或铂的催化剂,石墨烯与贵金属的质量比为95:5。
优选地,所述的水与2,4-二氯-5-异丙氧基苯胺的质量比为3:1。
优选地,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与原料的摩尔比为0.01:1。
优选地,所述的反应温度为110℃。
优选地,所述的氢气压力为2MPa。
优选地,所述的反应时间为4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工艺安全环保,易于工业化;
2)本发明合成方法极大提高了收率,降低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市金囤农化有限公司;厦门大学,未经连云港市金囤农化有限公司;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37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R)-3-氨基丁醇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高纯度甜菜碱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