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灌装泵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3417.3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8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柏天桥;龙煌辉;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15/00 | 分类号: | F04B15/00;F04B53/00;F04B53/14;B67C3/22;B67C3/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陈晖 |
地址: | 410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腔室 灌装腔室 清洗腔室 进出液腔 灌装泵 外壁 配合密封 上密封段 下密封段 出液口 进液口 清洗口 依次设置 由上向下 在线清洗 周向位置 凹进部 工作腔 灭菌 泵杆 泵体 密封 相通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灌装泵,泵体的工作腔包括由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腔室、灌装腔室和清洗腔室,灌装腔室的直径大于上腔室的直径,清洗腔室的直径大于灌装腔室的直径,上腔室中部设有进出液腔,进出液腔的直径大于上腔室的直径,上腔室的外壁上开设有上清洗口,进出液腔的外壁上开设有周向位置不同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清洗腔室的外壁上开设有下清洗口,泵杆上设有可与上腔室配合密封的上密封段和可与灌装腔室配合密封的下密封段,上密封段上开设有可使灌装腔室与进液口或出液口相通的凹进部,下密封段的直径为D且长度为L,D≤L≤2D,清洗腔室的长度大于L,本发明的灌装泵具有易于加工、密封可靠且能实现在线清洗灭菌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药品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灌装泵。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灌装泵通常采用两件套或三件套结构,三件套柱塞泵对各部件的安装精度要求高,安装调试难度大;两件套灌装泵的泵杆采用台阶结构,利用泵杆各段的直径差实现灌装,即采用机械结构密封,泵的密封性由泵杆和泵体的配合间隙决定,不仅泵杆的加工难度大,难以满足加工精度,且一旦泵杆和泵体的配合长度不合理,易产生滴漏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于加工、密封可靠且能实现在线清洗灭菌的灌装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灌装泵,包括泵体和泵杆,所述泵杆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泵体的工作腔中,所述泵体的工作腔包括由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腔室、灌装腔室和清洗腔室,所述灌装腔室的直径大于所述上腔室的直径,所述清洗腔室的直径大于所述灌装腔室的直径,所述上腔室中部设有进出液腔,所述进出液腔的直径大于所述上腔室的直径,所述上腔室的外壁上开设有上清洗口,所述进出液腔的外壁上开设有周向位置不同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清洗腔室的外壁上开设有下清洗口,所述泵杆上设有可与所述上腔室配合密封的上密封段和可与所述灌装腔室配合密封的下密封段,所述上密封段上开设有可使所述灌装腔室与进液口或出液口相通的凹进部,所述下密封段的直径为D且长度为L,D≤L≤2D,所述清洗腔室的长度大于L。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泵杆上还设有顶部密封段,所述顶部密封段可密封所述上清洗口上方的上腔室。
所述顶部密封段上设有密封圈。
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置在所述进出液腔的两侧并位于相同高度上。
L=1.5D。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灌装泵,灌装时,上密封段和下密封段分别将上清洗口和下清洗口密封,凹进部使进液口与灌装腔室相通,药液进入灌装腔室,随后泵体向下运动,使下密封段上方的灌装腔室的体积增大,从进液口抽取药液进入灌装腔室,当进液完成后,泵杆转动使凹进部将出液口与灌装腔室相通,随后泵体向上运动,使下密封段上方的灌装腔室体积减小,将药液通过出液口挤出,完成了一次灌装,由于下密封段与灌装腔室的密封为机械密封,即下密封段外壁与灌装腔室内壁之间的间隙非常小,为了保证密封效果,避免药液泄露,下密封段的长度L需满足D≤L≤2D,且由于下密封段的长度L设置较长,可以适当增大下密封段外壁与灌装腔室内壁之间的配合间隙,从而不仅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加工精度要求,更能减少泵体和泵杆的磨损,进一步保证密封效果,减少对摩擦颗粒对药液的污染;当需要在线清洗时,泵体上升到最大高度,上密封段进入灌装腔室,下密封段进入清洗腔室,全部密封配合均脱开,上清洗口、进液口、出液口和下清洗口均与灌装腔室相通,此时,从上清洗口和下清洗口接入清洗灭菌介质,并从进液口和出液口流出,从而实现了对上腔室、灌装腔室和清洗腔室的在线清洗灭菌,操作方便,清洗彻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灌装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灌装泵灌装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34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毛细管的工质流量供给量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输胶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