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隐蔽式手机指纹识别报警系统和报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1687.0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3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杨远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雅士长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G06K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尹彦;胡朝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指纹识别 报警系统 隐蔽式 报警 触摸 信息设置模块 指纹识别模块 指纹传感器 指纹感应器 报警操作 报警电话 待机模式 号码查询 记录删除 启动操作 求救模块 求救信息 手机待机 通话状态 显示模块 整个操作 电源键 有效地 状态时 听筒 屏蔽 接通 察觉 喇叭 通话 隐蔽 救援 伤害 预防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隐蔽式手机指纹识别报警系统和报警方法。该系统包括信息设置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号码查询模块、号码求救模块、显示模块以及记录删除模块。本发明采用指纹识别的方式启动SOS功能,手机待机状态时,用户通过触摸手机上的指纹传感器即可启动SOS功能,报警或救援,整个操作过程均处于待机模式;报警电话接通后屏蔽喇叭,听筒的声音,如需通话,按一下电源键,恢复正常通话状态;紧急情况下,用户无需大动作的进行相关报警操作,直接触摸手机上的指纹感应器即可启动SOS功能,可以在十分自然的动作下完成启动操作,不容易被不法分子察觉,能隐蔽地迅速有效地发出求救信息,预防人生安全受到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手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蔽式手机指纹识别报警系统和报警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呈上升趋势,为了保障老人们的安全,市面上出现了带有SOS功能的老人手机,该手机上设置一个SOS按键,紧急情况下,老人们通过按下SOS按键发出求救信息。除了老人意外安全事故频发之外,年轻女性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近期留学人员失踪等,人们的安全意识也在逐渐加强,在智能化产业发展迅速的当今,然而市面上还没有类似本专利具有SOS功能的智能手机,而将传统的SOS功能触发方式应用于智能手机时,意外发生时,基本都无法按常理拨打电话,比如打劫或老人摔倒,人们往往还需要在智能手机相关界面上点击相关功能按钮来启动SOS功能,这个操作过程复杂且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无法在视线范围外操作且操作动作大,很容易暴露给不法分子,紧急情况下成功发出求救信息的可能性极低。
目前市面上的报警装置,报警时都是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报警及通知亲情号码记录可以查询,相当于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先知先觉的机会。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适用于智能手机的报警系统及报警方法来满足智能手机用户群在安全事故发生时,紧急情况下隐蔽且快速有效的发出求救信息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在报警时都是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报警及通知亲情号码记录可以查询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隐蔽式手机指纹识别报警系统和报警方法。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隐蔽式手机指纹识别报警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信息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指纹信息、多组求救电话号码和求救信息;
指纹识别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并与所述信息设置模块内预存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做出是否一致的判断;
显示模块,当指纹识别通过后,在显示屏上显示设定的文字、图案或视频;
号码查询模块,当指纹识别通过后,用于自动查找与指纹信息匹配的求救电话号码;
号码求救模块,当指纹识别通过后,向所述号码查询模块查询到的求救电话号码求救;以及
记录删除模块,当向求救电话号码发出求救后,用于自动删除求救记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块在显示屏上显示为黑屏,在黑屏状态下进行求救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号码求救模块包括:
自动拨号模块,当指纹识别通过后,用于按存储顺序自动拨打求救电话号码;以及
信息发送接收模块,当指纹识别通过后,用于向所有查询到的求救电话号码发送求救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定位模块,当指纹识别通过后,用于标记用户的地理位置,并生成实时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
信息识别拦截模块,对信息发送接收模块接收的信息进行识别,判断是否为求救信息。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隐蔽式手机指纹识别报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雅士长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雅士长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16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