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结构的荧光色轮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9007.1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3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石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午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20 | 分类号: | G03B2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光层 制备 波长转换层 双层结构 荧光色 基板 荧光粉色轮 生产效率 使用效率 涂布方式 散射光 光能 反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结构的荧光色轮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基板、散反光层和波长转换层;所述的散反光层设置在所述的基板的一侧,所述的波长转换层设置在所述的散反光层的另一侧。本发明的荧光粉色轮,采用了散反光层和波长转换层的组合,制备的散反光层同时具有反射和散射光功能,大幅提高光能的使用效率;同时采用涂布方式制备散反光层和波长转换层,大大缩短了制备时间和周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显示及照明用光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色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荧光色轮,为一种波长转换器件,可将一定光谱波形的入射光通过波长换换材料及其组件转换为其他光谱波形的光输出,常被用在照明技术、显示技术等其他光电领域,是目前光波长转换技术中的最核心技术之一。
目前,投影显示及照明技术主要选择利用LED (Light Emitting Diode) 或LD(Laser Diode) 作基础光源,常用的实现方式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利用红、绿或蓝等不同波长的LED或LD作为基础多色光源,通过直接调制光路,实现彩色显示模式;另外一种则是利用一种红色或绿色或蓝色LED或LD作为基础光源,再利用其激发波长转换材料产生其他所需光谱的光,再通过调制光路,最终实现彩色投影显示模式。在激光显示投影模式中,时序色光光源的光收集并聚焦于波长转换转盘上并激发荧光粉发光,随着转盘的转动产生周期性时序色光序列;制作高亮度的投影光源。通过上述原理制作的投影光源所使用的荧光粉色轮,一般是在基板上涂布一种或多种不同颜色、不同激发光谱的荧光粉色段/片层,通过LED或LD基础光源激发荧光色轮上不同的波长转换材料(荧光粉),最终制成投影光源系统。
在实际的光路及使用中,作为光波长转化核心器件的色轮,目前基本都采用硅胶等粘结剂与荧光粉,使用真空镀膜镀制金属铝、银等反射层的基板等制作而成。这样制作的色轮有2大缺陷,一方面真空镀膜工艺形成反射膜层的效率低、材料和工艺制备成本非常高、制作周期长,且能耗高、制备的器件性能也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结构的荧光色轮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满足相关领域应用的需要。
本发明所述的双层结构的荧光色轮,包括基板、散反光层和波长转换层;
本发明所述的散反光层和波长转换层可采用真空、点胶、丝印、辊涂等涂布方式制备;
所述的散反光层设置在所述的基板的一侧,所述的波长转换层设置在所述的散反光层的另一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的荧光粉色轮,采用涂布方式制备散反光层和波长转换层,大大缩短了制备时间和周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制备的散反光层同时具有反射和散射光功能,大幅提高光能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荧光色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所述的荧光色轮,包括基板1、散反光层2和波长转换层3;
所述的散反光层2设置在所述的基板1的一侧,所述的波长转换层3设置在所述的散反光层2的另一侧;
优选的,设有一层以上的所述的散反光层2和一层以上的所述波长转换层3,所述的散反光层2和波长转换层3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散反光层和波长转换层均制备为形状相同的圆环形状,并复合设置在所述的基板1的外圈,如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午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午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90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荧光色轮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反射式投影屏幕、透射式投影屏幕及投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