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度的紫草酸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6974.2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4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阚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赫(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7/84 | 分类号: | C07D307/84;A61K31/343;A61P9/00;A61P39/06;A61P29/00;A61P1/16;A61P13/12;A61P25/00;A61P3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草酸 制备 丹酚酸B 高纯度 丹参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 乙醇溶液提取 丹参提取液 丹参药材 分离纯化 工业制备 工艺操作 中药活性 提取液 得率 水解 放大 药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纯度的紫草酸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地本发明从丹参中大量制备紫草酸单体(98%)的方法,属于中药活性组分的分离纯化技术领域。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采用水或者乙醇溶液提取丹参药材中的丹酚酸B、紫草酸等组分;第二,调节提取液pH至碱性,使丹参提取液中的丹酚酸B水解,生成紫草酸,增加其中紫草酸的含量;最后,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紫草酸,得到纯度超过98%的紫草酸溶液,溶液进一步经过干燥得到紫草酸单体粉末。最终紫草酸的纯度超过98%,得率超过1%(以丹参干药材计算)。该工艺操作简单,易于放大,适用于紫草酸的大量工业制备。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3年10月17日,申请号为201310487764.3,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紫草酸的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活性组分的分离纯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从丹参中分离纯化紫草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丹参是一种临床常用的中药,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肝病、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肿瘤的预防与治疗。由于中药的传统的使用方法以水煎煮为主,所以丹参中水溶性活性组分吸引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丹参中水溶性活性组分包括丹酚酸B、紫草酸、迷迭香酸、丹参素等(附图1)。
紫草酸是丹参中主要的活性组分之一,文献报道,其具有抗氧化、抗炎、抗HIV活性,可以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肝病、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另外,紫草酸具有抗HIV病毒整合酶的活性,是一种无毒的HIV病毒抑制剂,可以用于抗AIDS药物的构效关系、结构修饰寻找活性更高化合物等研究。
紫草酸具有极强的水溶性,加上丹参水溶性组分结构相似,性质相近,其纯品的分离纯化及其困难,目前尚没有其纯品的大量制备方法报道。中国专利CN102993143报道了一种采用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制备紫草酸单体的方法,可以制备纯度达98%的紫草酸样品。然而,高效液相色谱法只适用于少量样品的制备,且其制备成本高,难以放大至工业生产,无法满足紫草酸做为药物开发的需求。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简单、高效、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的紫草酸制备方法,用来满足紫草酸的新药开发研究,尤其是做为注射制剂原料药的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高效、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的紫草酸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紫草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丹参提取液
向丹参药材中加入提取剂,经过加热提取后,提取液经过滤浓缩,得丹参提取液,所述提取剂为水、甲醇水溶液或乙醇水溶液;
步骤二、制备紫草酸粗品溶液
将丹参提取液调节至pH10-14,在10-50℃范围内搅拌反应2-10小时,得到紫草酸粗品溶液;
步骤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紫草酸
调节紫草酸粗品溶液至pH6-10,经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后,采用水洗脱,分步收集洗脱液,HPLC检测,合并纯度超过98%的紫草酸溶液。
步骤四、浓缩干燥
纯度超过98%的紫草酸溶液经过浓缩干燥,得到紫草酸粉末。
优选的,步骤一提取溶剂为水时,提取温度为80-100℃。
提取溶剂为乙醇或甲醇溶液时,提取温度为50-70℃。提取液的固液分离,采用过滤、离心或者抽滤的方法。优选提取剂为体积分数40-70%的乙醇水溶液。
优选的,步骤二中pH调节,选用盐酸、醋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等常见的非氧化性酸、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赫(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兰赫(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69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