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云计算的指纹识别智能锁、系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6625.0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5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武正星;石立公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安元开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端 指纹识别智能锁 指纹 客服终端 客服主机 客服装置 人工识别 自动识别 云计算 智能锁 通信网络连接 控制装置 时间持续 通信网络 协助装置 指纹认证 指纹识别 自动传输 开锁 客服 应用 | ||
1.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指纹识别智能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锁指纹认证远端客服协助装置(简称远端客服装置)、指纹识别智能锁、通信网络;其中,
所述远端客服装置,包括远端客服主机、远端客服终端;所述远端客服主机为基于云计算和/或分布式计算的主机;所述远端客服终端为计算机终端装置;所述远端客服终端与所述远端客服主机通过数字通信网络连接;
所述远端客服主机通过通信网络连接所述指纹识别智能锁;
所述指纹识别智能锁,包括智能锁控制装置;所述智能锁控制装置包括智能锁控制器、指纹识别模块和智能锁通信模块;所述智能锁控制器为计算机控制器;所述智能锁控制器与指纹识别模块和智能锁通信模块配合连接、配合设置;指纹识别模块用来识别指纹;智能锁通信模块为网络通信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智能锁,根据指纹识别的结果,确定用户身份信息,选择是否给予开锁;
所述通信网络为数字通信网络,包括有线数字通信网络、无线数字通信网络及其结合;
所述智能锁通信模块通过所述通信网络,连接远端客服主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智能锁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还包括下述之一:
1)所述远端客服终端包括固定终端和/或移动终端;
1)所述指纹识别智能锁,还包括指纹识别判定模块、远端指纹识别模块(指纹识别判定模块、远端指纹识别模块分别与智能锁控制器配合连接);所述指纹识别判定模块,用于在同一人连续M次识别失败,或者,连续识别N秒后仍然识别失败时,做出指纹识别失败的判断,并把该判断结论发送给智能锁控制器和/或远端指纹识别模块;远端指纹识别模块,用于把识别失败的指纹照片发送给远端客服装置,并接收远端客服装置返回的识别结果;
2)所述指纹识别智能锁,还包括人脸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于识别人的头像;把人脸识别的结果与指纹识别结果互相验证;其验证方法为:如果,指纹识别结果与人脸识别结果为同一个人,则验证成功;如果,不是同一个人,验证失败;
3)所述指纹识别智能锁,还包括身份证识别模块;所述身份证识别模块,用于识读身份证;把身份证识别的结果与指纹识别结果互相验证;其验证方法为:如果,指纹识别结果与身份证识读结果为同一个人,则验证成功;如果,不是同一个人,验证失败;
4)所述指纹识别智能锁,还包括活体识别模块;所述活体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是否是活体;如果,识别结果是活体,进一步识别,如果识别结果不是活体,识别失败。
3.指纹识别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锁控制装置;所述智能锁控制装置包括智能锁控制器、指纹识别模块和智能锁通信模块;所述智能锁控制器为计算机控制器;所述智能锁控制器与指纹识别模块和智能锁通信模块配合连接、配合设置;指纹识别模块用来识别指纹;智能锁通信模块为网络通信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智能锁,根据指纹识别的结果,确定用户身份信息,选择是否给予开锁。
4.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智能锁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处理步骤:
S1)指纹识别失败判定:连续M次识别失败,或者,连续识别N秒后仍然识别失败时,做出指纹识别失败的判断;
S2)指纹识别信息发送给远端主机:把本地识别失败的指纹的相关信息,加密后发送给远端主机;指纹识别信息包括:待识别指纹照片、待识别人的唯一识别码;
S3)指纹识别信息发送给远端客服终端:远端主机把接收的指纹识别信息解密后,和预留指纹信息(根据待识别人的唯一识别码获得),一起发送给远端客服终端;
S4)远端人工识别:在远端客服终端的屏幕上,对比显示预留指纹、待识别指纹照片;人工对比指纹是否一致,并在屏幕上输入人工对比的结果,把人工对比的结果发送给远端主机;
S5)终端处理人工识别结果:远端主机把人工识别结果发送给指纹识别智能锁;指纹识别智能锁接收到人工识别结果后,提醒识别结果,根据指纹识别的结果,确定用户身份信息,选择是否给予开锁;其提醒方式至少包括下述之一:图像、文字、声音、语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安元开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安元开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66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门锁的远程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车牌识别的人工智能访客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