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墙板蒸汽养护方法及隔墙板蒸汽养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66449.0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4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汤春林;蔡建利;王杜槟;林永刚;陈启超;游义才;王元彤;曹立荣;刘承;周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劲腾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 |
代理公司: | 11371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64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墙板 养护 蒸汽养护装置 蒸汽养护 灵活度 底座 加热 室内 混凝土养护 传热 湿度控制 运输过程 蒸汽管路 牵引机 养护层 养护室 油输送 蒸汽 锅炉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墙板蒸汽养护方法及隔墙板蒸汽养护装置,涉及混凝土养护技术领域。该隔墙板蒸汽养护方法将待养护的隔墙板扎捆后置于养护室内的养护层上,在养护过程中通过加热用的油输送管路进行温度控制,通过蒸汽管路通入蒸汽进行湿度控制,能够精确控制温度和湿度,且灵活度高。该隔墙板蒸汽养护装置通过将养护室设置于底座上,并通过牵引机对底座进行移动,养护的地点灵活度高,在运输过程中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油传热锅炉提供加热用油,精确控制养护室内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养护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隔墙板蒸汽养护方法及隔墙板蒸汽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浇注后,如气候炎热、空气干燥,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分会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会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从而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此外,在混凝土尚未具备足够的强度时,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所以混凝土浇筑后初期阶段的养护非常重要,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干硬性混凝土应于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养护。
但是,现有的养护房中存在着温度和湿度不易控制,养护过程中需要反复检测没有精确的规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墙板蒸汽养护方法,旨在精确控制养护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墙板蒸汽养护装置,其分别对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控制的精确度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隔墙板蒸汽养护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在养护过程中采用养护室内的油加热管路进行温度控制,并通过养护室内的蒸汽管路通入蒸汽;养护室内通过自上而下设置多个养护板,形成多个养护层,蒸汽管路设置有多个蒸汽出口,且每个蒸汽出口均对应一个养护层;
将待养护的隔墙板扎捆后堆放于养护室内的养护层上,在养护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包括一次升温阶段、二次升温阶段、三次升温阶段和降温阶段;
在一次升温阶段、二次升温阶段和三次升温阶段中保持相对湿度90%-100%,且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其中,在一次升温阶段中是将养护室内的温度升温至23-27℃,并保温2-3h;在二次升温阶段中是将养护室内的温度升温至45-55℃,并保温3-5h,在三次升温阶段中是将养护室内的温度升温至70-80℃,并保温4-6h;
在降温阶段中是停止加热和通入蒸汽,打开养护室的密封门进行自然冷却5-7h,且在自然冷却过程中向养护室内通入氮气。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隔墙板蒸汽养护装置,包括底座和用于驱动底座移动的牵引机,底座的一端与牵引机相连;
底座上设置有养护室、用于对养护室提供加热用油的油传热锅炉、用于对养护室提供水蒸汽的蒸汽供应锅炉和用于对养护室内提供氮气的氮气输送装置;
养护室内设置有油加热管路和蒸汽管路,油加热管路的进口与油传热锅炉的出口连通,油加热管路的出口与油传热锅炉的进口连通,蒸汽供应锅炉的出口与蒸汽管路的进口连通,养护室内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湿度检测装置和用于盛放待养护板材的物料盛放装置,蒸汽管路的出口正对物料盛放装置;
底座上还设置有控制室,油传热锅炉和蒸汽供应锅炉均与控制室内的控制器通信连接,温度检测装置和湿度检测装置均与控制器通信连接;
养护室中的物料盛放装置包括盛放框架和固定于盛放框架上的多个养护板,多个养护板自上而下设置,且每个养护板均从盛放框架的一端延伸至相对的另一端,相邻的两个养护板之间形成一个养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劲腾环保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劲腾环保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64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