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外线屏蔽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9983.9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1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郑锺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固泰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38 | 分类号: | C09J7/38;C09J133/04;C09J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涂层剂 紫外线屏蔽 制备 波长 紫外线 丙烯酸酯压敏胶 聚氨酯固化剂 紫外线吸收剂 紫外吸收剂 屏蔽作用 建筑用 溶剂 屏蔽 溶解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紫外线屏蔽膜及其制备方法,将紫外吸收剂溶解于溶剂,然后加入丙烯酸酯压敏胶中混合均匀,再加入聚氨酯固化剂混合均匀,制得涂层剂,然后将涂层剂涂布于PET膜上,干燥,即得产品,所述涂层剂对波长400nm以下的紫外线的屏蔽率大于或等于80%。本发明采用混合特定紫外线吸收剂制得涂层剂,进而制造建筑用紫外线屏蔽膜,产品对波长400nm以下的紫外线具有良好的屏蔽作用,且制备方法简便,便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外线屏蔽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到达地球的太阳光由具有各种波长的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等组成。
紫外线具有体内合成维生素D、治疗皮肤病、杀菌等优点,但其也是诱发皮肤晒伤症状(sunburn)、免疫抑制等急性损伤,光老化、基因突变、皮肤癌等慢性损伤的主要原因。通常根据波长将紫外线分为UVC(200~290nm)、UVB(290~320nm)、UVA(320~400nm)。
其中,UVC作为短波紫外线虽能量大,但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后消失,无法到达地面。UVB是户外紫外线,人们在室外活动时能直接射入人的皮肤,是导致皮肤变红、被晒黑的最主要原因,其主要是伤害皮肤较表层部分,也是皮肤出现黑斑、老化、导致皮肤癌的元凶。但是,UVB的强度会随着时间地点和季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UVA是生活紫外线,可透过窗户玻璃和云层射入人的肌肤,我们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暴露在UVA光线之下,其占据到达地球的所有UV光线的95%。尽管其能量没有UVB那么强烈,但只要有阳光,其就会一直存在,并且保持均衡的强度。因此,人们一年四季都应该注意防护UVA。
为了在窗户上遮挡阳光中的紫外线,通常使用具有遮挡全部光或者使可见光充分透过且同时能选择性地屏蔽紫外线的功能膜。
例如,对车窗玻璃或者建筑物的窗玻璃等进行覆膜来达到防止眩光、屏蔽紫外线和/或热、防止车辆玻璃破损时玻璃碎片飞散导致的受伤、或者保护隐私以及提高车体美观等目的。
大多数车窗玻璃和建筑膜是对聚酯材料的透明膜通过特定工艺制成具有所需的色彩或者功能,其基本具有紫外线屏蔽功能。
紫外线吸收层通常设计在与玻璃面相接的那一侧,一般是在丙烯酸酯压敏胶中混合紫外线吸收剂而制得。
公知的方法有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使用无机金属氧化物微粒子或有机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屏蔽剂或者吸收剂置于膜的内部或者表面,能选择性地反射或吸收从窗户进入的光中的特定波长的紫外线。作为有机紫外线吸收剂混合使用的溶剂有水杨酸酯类(hydroxybenzoicAcid)、苯酮类(benzophenone)、苯并三唑类(benzotriazole)、取代丙烯腈类、三嗪类和受阻胺类等。
但是,对于建筑膜而言,所谓屏蔽紫外线的产品的测定一般是指对波长约365nm的紫外线的屏蔽率。实际上,能够屏蔽的紫外线局限于380nm以下。对市场销售的建筑膜以400nm的透过率测定时,大部分完全无法屏蔽。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既易于制造又能有效屏蔽400nm以下紫外线的建筑用屏蔽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紫外线屏蔽膜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混合特定紫外线吸收剂制得涂层剂,然后使用该涂层剂制造建筑用紫外线屏蔽膜,产品对波长400nm以下的紫外线具有良好的屏蔽作用,屏蔽率不小于80%,且制备方法简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紫外线屏蔽膜,由涂层剂涂布于PET膜上制备而成,所述涂层剂对波长400nm以下的紫外线的屏蔽率大于或等于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固泰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固泰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99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