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热转印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9966.5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9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施宏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谦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5/035 | 分类号: | B41M5/035;B29D7/01;H01L5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有机发光二极管 热转印膜 真空蒸镀 功能层 基板 热转印层 使用效率 基底层 耐热层 热转印 转印层 制程 保留 | ||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制备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热转印膜及其制备方法,藉由涂布的方式分别于基底层上涂布耐热层以及功能层,并在功能层上方设置转印层。以热转印的方式,使用TPH(Thermal Print Head)加热转印层至基板上。以改善传统制备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真空蒸镀制程中,真空蒸镀过后,基板上只能保留不到50%材料,因而材料的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热转印膜,尤其是一种制备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热转印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Semiconductor)是指一种导电性可受控制,范围可从绝缘体至导体之间的材料。无论从科技或是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半导体的重要性都是非常巨大的。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锗、砷化镓等,而硅更是各种半导体材料中,在商业应用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
半导体的产品已广泛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层面中,例如: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及半导体雷射(Laser Diode,LD),其应用范围包括照明、指示器光源、光信息储存系统、激光打印机、光纤通讯及医疗等。其他的产品如光侦测器、太阳能电池、光放大器及晶体管等,每一项产品的应用都与今日高科技时代的生活息息相关。而自从视讯时代来临之后,显示器的质量便成为市场考虑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个人计算机、网络及信息传播的普遍化,显示器成为了人机互动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而不断进步的显示技术更是带动了显示器产业跨跃式的发展。
在现今,传统一般的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屏幕对于用户来说,已显得厚重、占体积。因此,已逐渐被厚度较薄且大尺吋的PDP(Plasma Display Panel,电浆显示器)以及更加轻薄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所取代。
而在新的平面显示器中,还有另外一项新技术「OLED」。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又可称为有机电激发光(OrganicElectroluminescence,简称OEL)。利用此组件与此技术所制成的显示器除了具有轻薄外,还包含可挠曲式、易携性、全彩高亮度、省电、可视角广及无影像残影……等优点,为未来平面显示器带来新的趋势。近几年,此平面显示新技术OLED更是吸引了产业及学术界的关注,进而从事开发与研究。
OLED的基本原理为:加入一外加偏压,使电洞、电子分别经由电洞注入层(Holeinjection layer)与电子注入层(Electron injection layer)注入后,再经过电洞传输层(Hole Transport Layer)与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port Layer)传输后,进入一具有发光特性的发光层(Light Emitting Layer),在其内发生再结合时,形成一激发光子(exciton)后,再将能量释放出来而回到基态(ground state),而在这些释放出来的能量当中,通常由于发光材料的选择及电子自旋的特性(spin state characteristics),只有25%(单重态到基态,singlet to ground state)的能量可以用来当作OLED的发光,其余的75%(三重态到基态,triplet to ground state)是以磷光或热的形式回归到基态。由于所选择的发光材料能阶(band gap)的不同,可使这25%的能量以不同颜色的光的形式释放出来,而形成OLED的发光现象。
所以OLED发光的原理与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近似,不过由于材料改用有机物质,其优点是被有机材料吸收的光子,其频率大部分落在可见光频谱,故OLED可以产生高效率的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谦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谦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99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镭射转移膜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夜间反光丝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