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气脱硝装置及其脱硝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8569.6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3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程国际;刘志勇;陈光;严青;尹道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0 | 分类号: | B01D53/90;B01D53/86;B01D53/56;B03C3/017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43051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换热器 进气管道 排气管道 烟道 烟气脱硝装置 脱硝 催化剂 静电除尘器 系统热效率 烟道加热器 冲刷磨损 进气阀门 排气阀门 旁路阀门 喷氨格栅 使用寿命 烟气混合 引入装置 烧结机 预热 烟气 粉尘 烟囱 烟尘 | ||
1.一种烟气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烟尘引入装置、烟道(14)、空气换热器(5)、烟气混合管道、SCR反应器(1)、烟囱(18),所述烟道(14)上设有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之间安装有空气换热器(5),所述空气换热器(5)与烟道(14)之间的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上分别设有进气阀门(15)和排气阀门(16),所述进气管道与排气管道之间的烟道(14)上设有旁路阀门(17),所述空气换热器(5)上方的进气管道向上依次安装有烟道加热器(3)和喷氨格栅(11),所述喷氨格栅(11)上外接入静态混合器(10),所述静态混合器(10)上安装的稀释风机(9)送出的稀释风与通入静态混合器(10)内的氨气混合,所述进气管道上的进口烟道(2)与SCR反应器(1)的顶端相接,所述SCR反应器(1)下端与排气管道(4)顶端相接,所述SCR反应器(1)内设有催化剂(6),所述SCR反应器(1)一侧设有声波清灰装置(21),所述烟道(14)排出口处设有烟囱(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尘引入装置包括烧结机静电除尘器(7)和引风机(8),烟气通过静电除尘器(7)除尘后经过引风机(8)引入到烟道(1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烟道(2)前面的进气管道内设有导流板(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烟道(2)与SCR反应器(1)接口处设有整流格栅(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6)分层设置,每层催化剂(6)由多个网格孔(6-3)状单体拼接布置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CR反应器(1)内设有用于检测烟气温度的温度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加热器(3)与喷氨格栅(11)之间的进气管道上设有入口NOX浓度检测仪(19),SCR反应器(1)与空气换热器(5)之间的排气管道上设有出口NOX浓度检测仪(20)和出口氨逃逸检测仪(22)。
8.一种烟气脱硝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烟气静电除尘:将脱硝前烟气通入到烧结机静电除尘器(7)内进行静电除尘,除尘后的烟气通过引风机(8)引入到烟道(14)内;
2)烟气换热和加热:烟道(14)内的烟气通过进气阀门(15)进入到空气换热器(5)内进行升温换热,换热后的烟气进入到烟道加热器(3)内加热,加热后的烟气在进气管道流动,经过喷氨格栅(11);
3)烟气与氨气混合:加热后的烟气与喷氨格栅(11)喷出的混合氨气进行混合,烟气与混合氨气混合后经过导流板(12)导流后在进口烟道(2)中流动并经过整流格栅(13)整流后流进SCR反应器(1);
4)烟气中的NOX与氨气反应:NOX与氨气在SCR反应器(1)被催化剂催化反应生成N2和H2O;
5)烟气中NOX检测及氨气流量控制:通过入口NOX浓度检测仪(19)和出口NOX浓度检测仪(20)对烟气中NOX浓度进行检测,计算出烟气在SCR反应器(1)中脱硝率,同时,通过出口氨逃逸检测仪(22)检测逃逸的氨气量,然后,通过PLC控制系统调节喷入的氨气流量;
6)脱硝后烟气排出:在SCR反应器(1)中脱硝完成后的烟气依次通过出口烟道(4)、空气预热器(5)及出风门(16)进入烟道(14),最终通过烟囱(18)排出大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易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85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