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触控显示控制装置及触控显示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7150.9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8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詹秉燏;刘志纲;何闿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泽;刘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时段 触控 触控驱动信号 触控显示设备 触控传感器 依序提供 栅极信号 栅极线 正整数 显示控制装置 驱动 显示控制 | ||
一种触控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于第一画面时间的第1个显示时段中,分别依序提供m个栅极信号至第1条至第m条的栅极线,其中m为正整数。于第一画面时间紧接于第1个显示时段的第1个触控时段中,提供触控驱动信号至触控传感器。于紧接第一画面时间的第二画面时间的另一第1个显示时段中,分别依序提供p个栅极信号至第1条至第p条的栅极线,其中p为正整数,且p不同于m。于第二画面时间紧接于另一第1个显示时段的另一第1个触控时段中,提供触控驱动信号至触控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触控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触控显示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尤指一种于两相邻的画面时间中使能触控传感器的时间不同的触控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触控显示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触控技术已广泛地应用至各样的消费性电子产品中,让用户不仅可透过屏幕观看画面,还可对电子装置输入指令,进而达到人机互动目的。
内嵌式触控显示设备的设计是将触控感测元件直接制作于显示面板内,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触控显示设备而言其厚度相对较薄,因此不仅在尺寸上可缩小,还可缩小整体重量,以减轻用户使用上的负担,因而逐渐成为业界争相发展的趋势。于内嵌式触控显示设备中,为使其能正确地执行触控功能及显示功能,触控感测元件与显示面板需进行分时驱动,也就是两者的运作时间区分为彼此不重叠的触控时段与显示时段,以避免触控感测元件的运作干扰显示面板所显示出的画面。
于单一画面的显示时段中,显示驱动控制芯片会依序开启栅极驱动电路内的移位寄存器,并提供显示使能信号至栅极驱动电路,以依序提供显示使能电位至各栅极线,同时源极驱动电路会传送对应的数据信号至数据线,以执行显示画面的动作。于触控时段中,触控控制电路会依序传送触控驱动信号至触控感测元件的驱动电极,以执行触控感测的动作。由于触控与显示不可同时进行,因此在进行触控感测动作时,显示使能信号是为显示禁能电位,使显示面板停止驱动。为使显示画面的动作与触控感测的动作可交替进行,显示驱动控制芯片在进行触控感测动作之前会将显示使能信号的显示使能电位停在对应的移位寄存器,且在触控时段中,仍然开启此移位寄存器,并提供显示禁能电位至此移位寄存器。直到触控时段结束,关闭此移位寄存器,并开启下一级移位寄存器,并提供显示使能电位。
然而,目前显示驱动控制芯片在不同的画面时间内对应同一触控时段均开启同一移位寄存器,直到此触控时段结束才关闭,因此此移位寄存器中输出栅极信号的晶体管在每个画面时间内的开启时间与此触控时段相同,因此,此晶体管的栅极施加高准位电压的时间远超过其他移位寄存器的晶体管。如此一来,当内嵌式触控显示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此移位寄存器的此晶体管的电流与电压特性容易产生飘移,使对应此移位寄存器的画素列所接受到的栅极信号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改变,进而影响其显示画面的质量。特别的是,目前栅极驱动电路为了节省成本通常与显示面板的阵列电路整合在同一薄膜晶体管制程中制作,透过此方法制作出的薄膜晶体管更无法长时间承受施加高准位电压,且更容易产生特性飘移,甚至损坏,因此造成内嵌式触控显示设备于显示时对应特性改变的薄膜晶体管的画素列所显示出的亮度和颜色与其他画素列的亮度和颜色不匹配,进而导致显示画面异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控制装置,以降低晶体管的特性飘移并避免晶体管的寿命缩短以及画面异常的情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71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