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熔铝炉的碳/碳材料热电偶保护套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3690.X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4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朱瑞源;贾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新西北碳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52 | 分类号: | C04B35/52;C04B35/622;C04B35/83;C04B41/81;G01K1/10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许竞雄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偶保护套 碳/碳材料 熔铝炉 碳纤维 预制件 封头 护套 毛胚 碳板 化学气相沉积 机械加工 螺纹连接 密封连接 气相沉积 热压成型 热电偶 致密化 制作 灵敏 期望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熔铝炉的碳/碳材料热电偶保护套制作方法,包括选用T700 12K碳纤维与T700 12K碳纤维进行交织形成预制件,上述预制件通过热压成型形成碳/碳板,上述碳/碳板通过气相沉积进行致密化形成毛胚,上述毛胚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加工成护套与封头,上述护套与封头通过螺纹连接使其紧密化,再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密封连接面,进而制成热电偶保护套,以期望解决热电偶保护套笨重、温度控制不灵敏、热电偶易故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度采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熔铝炉的碳/碳材料热电偶保护套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熔铝炉是根据铝熔炼工艺而开发的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炉,其内部温度通常在650-850℃,为了便于检测熔铝炉的温度,通常是通过热电偶进行温度数据采集,由于铝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高温下,熔铝炉中的铝液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渗透性,在加工时经常需要添加辅助试剂、进行机械/电磁搅拌,其铝液流动大、产生的应力较多,极易导致热电偶的损坏;即便采用非接触式的铝液测温方式,避免了测量器件损坏,但是却不能正确的反应出熔铝炉的内部铝液温度;
所以对熔铝炉测温时,热电偶需要伸入高温铝液内部,为了避免热电偶伸入熔铝炉后与高温铝液接触引起化学成分变化,通常是在热电偶上加装保护套,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热电偶的损坏率,但是保护套也是极易损耗品,为提高使用寿命,需增加护套厚度,其保护套存在重量大、不利于操作的问题,同时由于保护套在使用过程中易受到高温铝液腐蚀、氧化、冲击、热疲劳等因素,导致出现温度控制不灵敏、故障等情况,进而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熔铝炉的碳/碳材料热电偶保护套制作方法,以期望解决热电偶保护套笨重、温度控制不灵敏、热电偶易故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熔铝炉的碳/碳材料热电偶保护套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S1:选用T700 12K碳纤维与T700 12K碳纤维,将所述T700 12K碳纤维与T700 6K碳纤维作为基础材料进行交织,且交织出的纹理为双向斜纹,形成预制件;
S2:将所述预制件进行VARI热压成型,形成碳/碳板;
S3:将碳/碳板放入气相沉积炉中,注入碳氢气体,使碳/碳板致密化形成毛胚,所述毛胚密度为1.5~1.7g/cm³;
S4:所述毛胚通过机械加工分别制成护套与封头,所述护套内径5~20mm,外径20~40mm,长度250~650mm的护套,所述封头与护套尺寸相适配,所述护套与封头的内部通过丙酮石油醚混合溶液往复清洗;
S5:所述封头与护套连接部分加工螺纹,通过螺纹连接并焊牢,使封头与护套相对紧密,形成相对紧密的整体件;
S6:所述整体件通过抛光机将外表面进行抛光,将进行抛光后的整体件放入气相沉积炉中,进行密封处理,使封头与护套连接部分形成保护层。
作为优选,所述VARI热压成型为预制件放置在预压模具,预压模具上套设真空袋,通过密封胶带密封,使预制件处于真空环境,将预制件加热至70度,并浇注环氧树脂,真空保温持续90~100分钟,形成碳/碳板。
作为优选,所述碳/碳板致密化为将碳/碳板在放入温度800度,炉压3000Pa的气相沉积炉中维持60h,通过注入碳氢气体的同时注入甲烷,使纤维表面发生热解炭,释放氢气,当碳/碳板的表面形成涂层时,通过机加工的方式除去碳/碳板的表面硬壳,再放入气相沉积炉中继续沉积60h,反复多次,直到毛胚密度为1.5~1.7g/cm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新西北碳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甘肃新西北碳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36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色透明荧光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激光化学微波陶瓷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