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景观雨水回收利用设施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3401.6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2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汪强;俞文灿;胡江平;沈建良;郎炜;蔡信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国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丁昱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透水 收集管 防塌陷 透水层 无纺布 储存系统 排水板 雨水回收利用 雨水收集系统 建筑景观 循环系统 透气管 蓄水 连通 建筑物顶部 管道连通 雨水收集 透空层 植被层 施工 排水 雨水 覆盖 流通 | ||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景观雨水回收利用设施,包括雨水收集系统、蓄水储存系统和提升利用循环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防塌陷排水板、渗透水收集管、无纺布透水层及透气管,渗透水收集管伏贴固定在建筑顶部,防塌陷排水板铺设在渗透水收集管周围,无纺布透水层覆盖在防塌陷排水板、渗透水收集管上,防塌陷排水板与无纺布透水层间设有透空层,透气管与渗透水收集管连通并突出于无纺布透水层之外,渗透水收集管连通至蓄水储存系统,蓄水储存系统与提升利用循环系统通过管道连通。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设施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可确保有植被层的建筑物顶部雨水顺利流通、收集,提高雨水收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水回收设施及相关施工方法,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景观雨水回收利用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雨水作为一种最根本、最直接、最经济的水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雨水的利用不仅能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新的供水水源,而且在调节和补充地下水资源、防止城市洪涝灾害及改善水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城市雨水的利用率也是建设节水型城市的重要措施,但目前雨水回收设施尚未普遍应用,而且功能和效率也存在较多欠缺。目前城市雨水回收设施多针对空旷场地,如路面、楼顶天台进行布设,雨水回收设施结构相对简单,运行困难较少,但目前城市建设越来越重视绿化工程,很多建筑物顶部也大量覆盖植被构造人工景观,由于土壤的吸附作用和阻力,雨水流动速度和方向会收到很大影响,在此情况下雨水回收设施也必须进行相应改进,否则会影响雨水回收设施的工作效率。公开号为CN207079825U的实用新型专利于2018年3月9日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雨水回收利用装置,该装置涉及建筑雨水回收利用领域,包括建筑体,建筑体顶端安装有蓄水板,蓄水板用于收集建筑体顶面的雨水,蓄水板中间设有孔洞,蓄水板下面放置有雨水过滤箱,雨水在过滤箱过滤后从消音管流出,消音管外部套有保护套,保护套内部设有外管,外管里面设有螺旋内管,外管与内管之间设有消音棉层,在消音管底端设置有缓冲板,缓冲板减缓雨水下落时重力对管道的损伤,雨水从消音管流出,流入沉淀箱,沉淀箱内设有雨水沉淀层,第一层为碎石层,第二层为活性炭层,第三层为细沙层,沉淀箱上设置有出水口,当储水箱水满后,多余的雨水从出水口流出,储水箱底端设有出水管与地面的抽水泵相连。但该实用新型适合于直接接收雨水,如果建筑顶部覆盖植被,则该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的雨水收集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当前城市建筑物顶部大量覆盖植被构造人工景观,传统的城市雨水回收利用设施不适用,雨水收集效率较低,为克服这一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确保有植被层的建筑物顶部雨水顺利流通、收集,提高雨水收集效率的建筑景观雨水回收利用设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国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国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34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酒店后厨专用排污槽
- 下一篇: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建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