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陶瓷以及气化渣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45401.1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4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欢;陈爱国;肖永丰;赵利军;刘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4B38/06 | 分类号: | C04B38/06;C04B38/02;C04B38/00;C04B33/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严政;刘依云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陶瓷 以及 气化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多孔陶瓷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孔陶瓷以及气化渣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气化渣与粘结剂、发泡剂、助剂、水玻璃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挤压成型后进行煅烧,其中,所述粘结剂为膨润土、粘土、硼砂、石英粉、硅藻土、淀粉和高岭土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发泡剂为碳酸氢钠、碳酸铵和碳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助剂为炭粉和/或焦炭。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制品性能优良,可以大量消耗煤气化炉渣,实现了气化渣变废为宝;并且,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多孔陶瓷在满足气孔率和吸水率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抗折强度,特别适用于制备对抗折强度要求高的多孔陶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孔陶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化渣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以及该方法制备的多孔陶瓷。
背景技术
气化渣是煤炭与添加剂在高温气化反应时的熔渣,其主要组成为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铁和残炭等,因其含炭量较高,松散度好,并且具有一定的热值,关于气化渣资源化利用的研究方向大部分都集中在二次燃烧领域。范家峰等(CN201210511610.9,一种煤化工气化渣的处理方法)公开了一种煤化工气化渣的处理方法,将气化渣和煤泥均匀混合后再加入白泥浆,之后将混合物输送到流化床锅炉内,通过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实现气化渣的综合利用。高继光等(节能与环保,2014年02期,水煤浆气化灰渣综合利用和效益分析)报道了气化渣的特性和处理方法,并对气化渣和煤泥混合后通过煤泥管道向锅炉输送燃烧进行了效益分析。
虽然气化渣二次燃烧可以回收其中的热量,但气化灰渣质地疏松,燃烧不完全,二次焚烧会形成扬析,造成新的污染。因此,也有部分学者将气化渣应用到无机多孔材料行业。张积耀等(CN102372496A)公开了一种气化渣与黏土、助熔剂和水等按一定比例混合造粒后进行焙烧制备陶粒的方法;赵永彬等(CN105130487A)公开了一种气化渣与粉煤灰、粘结剂、助熔剂、水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焙烧制备过滤陶瓷的方法,其制品的密度1600-1700kg/m3,吸水率为30%,抗折强度为15MPa以上,0.2MPa下水通量为40000L/h·m2;方斌正等(CN104774023A)公开了一种气化渣与粉煤灰、钾长石、钠长石以及外加助剂等制备轻质陶粒的方法,其制品体积密度小于700kg/m3,筒压强度可高达10MPa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气化渣制备多孔陶瓷方法复杂、成本高、制备的多孔陶瓷抗折强度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孔陶瓷以及气化渣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气化渣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将气化渣与粘结剂、发泡剂、助剂、水玻璃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挤压成型后进行煅烧,其中,所述粘结剂为膨润土、粘土、硼砂、石英粉、硅藻土、淀粉和高岭土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发泡剂为碳酸氢钠、碳酸铵和碳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助剂为炭粉和/或焦炭。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由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多孔陶瓷。
本发明的气化渣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制品性能优良,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大量消耗煤气化炉渣,有利用环境保护,实现了气化渣变废为宝,高值化利用的目的;并且,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多孔陶瓷在具有较高的气孔率和吸水率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抗折强度,本发明的方法尤其特别适用于制备对抗折强度要求高的多孔陶瓷。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未经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54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