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改性的憎水三聚氰胺泡沫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4032.6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9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陈照峰;张俊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宏久航空防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1/28 | 分类号: | C08L61/28;C08K3/04;C08J9/14;C08J9/08;C08G12/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改性 憎水 三聚氰胺泡沫 制备 三聚氰胺树脂 石墨烯 分散液形式 工业化应用 氧化石墨烯 分散均匀 工艺流程 发泡剂 固化剂 乳化剂 添加量 稳定剂 吸水率 发泡 微波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石墨烯改性的憎水三聚氰胺泡沫的制备方法,石墨烯为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其添加量为三聚氰胺树脂质量的十万分之一至千分之一,并以分散液形式添加到三聚氰胺树脂中以保证分散均匀。所制备的石墨烯改性的憎水三聚氰胺树脂与发泡剂、乳化剂、固化剂和稳定剂混合后,经微波发泡即制备出石墨烯改性的憎水三聚氰胺泡沫。本发明降低了泡沫的吸水率,且本发明中所制备的石墨烯改性的憎水三聚氰胺泡沫的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易于进行工业化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多孔绝热隔音材料及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石墨烯改性的一种憎水三聚氰胺泡沫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三聚氰胺泡沫又称密胺泡沫,是一种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基体,经过特殊发泡工艺制得的高开孔率阻燃性泡沫塑料,其开孔率高达99%以上。作为一种低密度、阻燃、吸音的化工新材料,三聚氰胺泡沫塑料广泛应用于民用、工业、建筑、交通、航空、军事、日用、电子信息等领域,尤其是在有阻燃、高温、噪音吸收要求的环境条件下使用,其已成为21世纪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型环保材料。
由于发泡过程中需要控制树脂在一定粘度范围内,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中存在大量未反应的亲水性基团,且微波发泡之后形成了99%以上的高开孔结构,常规三聚氰胺泡沫易吸水且吸收速率快,这导致了其吸潮后密度提高且绝热性能降低,不利于其作为吸声隔热材料的应用。因此,在保证生产量的前提下提高泡体的憎水性能,无论是对于性能稳定,还是提升应用领域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申请号为201410668027.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超疏水高吸油密胺树脂海绵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采用浸渍的方法将脂肪族烷类憎水剂吸附在三聚氰胺泡沫表面后,再干燥去除溶剂制备出超疏水的三聚氰胺泡沫,该发明制备的超疏水高吸油的三聚氰胺泡沫具有高孔隙率、超疏水、高吸油率及良好的机械强度,可作为多次重复使用的水上浮油吸收剂应用于江河湖海水面油污清理行业。
专利号为201510060694.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石墨烯修饰的超疏水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使用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处理三聚氰胺泡沫使其表面负载氧化石墨烯后,再用肼蒸汽将其还原为还原石墨烯而表现出憎水性。该方法制备的改性泡沫具有吸油快,吸附量大,可循环次数高等优点,且制备方法,快速,易操作,原料便宜易,在油水分离方面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申请号为201510890499.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吸油海绵的制备方法,通过将三聚氰胺泡沫浸渍在含有SiO2纳米颗粒的乙醇溶液处理后,再使用硅烷偶联剂对其进行改性,最后干燥海绵即制得可重复使用的疏水亲油型三聚氰胺海绵。该方法制得的改性海绵材料,具有明显的疏水亲油性,并可重复循环使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上述专利都是采用表面修饰的方法实现泡沫的憎水性能,没有针对发泡树脂成分的改进,后处理过程增加了工艺步骤,同时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难以满足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需求,而且还会导致废液排放,环境污染。本发明旨在克服已有方法的不足,通过石墨烯改进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配方,并通过工艺优化提高泡沫的憎水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石墨烯改性的憎水三聚氰胺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顺序的步骤:
(1)将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加入到溶剂中,搅拌并超声分散,制成石墨烯分散液;
(2)将步骤(1)制得的石墨烯分散液转移到三口烧瓶中,并加入摩尔浓度为10%~30%的NaOH溶液,调节溶液pH为8~10;
(3)在保持搅拌的条件下,将混合粉料加入到步骤(2)的溶液中并搅拌均匀;
(4)使步骤(3)中混合液在90~110℃条件下反应25~50min,得到粘度在4000~8000mP•s的缩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宏久航空防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宏久航空防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40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