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腔吸引过滤装置以及过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3359.1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5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磊;丁杰;崔同庆;李伟;桂超;刘哲;吕婷;李方祥;解强;王鸿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隆福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B01D35/02;B01D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庞许倩;张焱 |
地址: | 10001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引 过滤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腔吸引过滤装置以及过滤方法,属于手术废液收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内窥镜刨削系统和等离子体手术系统的引流液容易被污染、无法分段分离的问题。其包括双腔单向阀、切换阀以及相互并联的过滤支路和直通主路,双腔单向阀的出水口分别与过滤支路和直通主路的进水口连接;过滤支路进水口与直通主路的进水口的连接处设有切换阀;双腔单向阀具有第一引流液系统档位、第二引流液系统档位和双引流液系统档位,切换阀具有过滤档位和直通档位。上述双腔吸引过滤装置以及过滤方法可用于收集和过滤引流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术废液收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腔吸引过滤装置以及过滤方法。
背景技术
手术过程中,内窥镜刨削系统和等离子体手术系统的引流液中会存在组织液和软组织碎屑,这些组织液和软组织碎屑可以用于病理化验或者用于科研实验的组织学、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现有技术中,内窥镜刨削系统和等离子体手术系统的引流液经过负压吸引装置直接与废液瓶连接。
但是,在上述引流液的收集过程中,由于没有完整闭链的无菌环境,容易污染引流液,导致引流液中的组织液和软组织碎屑无法用于后续的化验和实验。同时,由于无法选择性地对引流液进行分段分离,导致废液瓶中的引流液过多,从而无法有效地进行萃取,也会对后续的化验和实验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双腔吸引过滤装置以及过滤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内窥镜刨削系统和等离子体手术系统的引流液容易被污染、无法分段分离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腔吸引过滤装置,包括双腔单向阀、切换阀以及相互并联的过滤支路和直通主路;双腔单向阀的出水口分别与过滤支路和直通主路的进水口连接;过滤支路进水口与直通主路的进水口的连接处设有切换阀;双腔单向阀具有第一引流液系统档位、第二引流液系统档位和双引流液系统档位,切换阀具有过滤档位和直通档位;使用时,双腔单向阀的进水口分别与第一引流液系统和/或第二引流液系统连通。
进一步地,切换阀还具有止液档位。
进一步地,双腔单向阀中,连接第一引流液系统的进水口与连接第二引流液系统的进水口之间的夹角为60°,连接第一引流液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夹角为120°,连接第二引流液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夹角为120°。
进一步地,切换阀靠近双腔单向阀一侧设置搅拌件。
进一步地,双腔单向阀与切换阀之间的连接管路的内壁设有螺旋结构。
进一步地,直通主路的路径长度小于过滤支路的路径长度。
进一步地,过滤支路通过连接接头可拆卸地并联在直通主路的两端。
进一步地,过滤支路包括过滤桶以及设于过滤桶内的过滤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腔吸引过滤方法,采用上述双腔吸引过滤装置,过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双腔单向阀的进水口分别与第一引流液系统和第二引流液系统连接,过滤支路和直通主路的出水口与集液瓶连接;
步骤S2:当需要同时收集并过滤第一引流液系统和第二引流液系统的待测引流液时,双腔单向阀位于双引流液系统档位,第一引流液系统和第二引流液系统均与双腔单向阀的进水口连通,切换阀位于过滤档位;第一引流液系统和第二引流液系统中的引流液依次流经双腔单向阀和过滤支路后流入集液瓶,引流液在流经过滤支路时,软组织碎屑会被过滤并保留在过滤支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隆福医院,未经北京市隆福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33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引导组织再生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神经外科临床中积液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