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材挤出装置及其闭锁检测方法及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28827.6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4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陈秉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闻卿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出 装置 及其 闭锁 检测 方法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材挤出装置及闭锁检测方法,包括:提供一杠杆,其可受一致动单元的作用力驱动而移动;提供一柱塞,其可受该杠杆的连动而与一阀座的一挤出口接触;提供一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该杠杆的移动状态;在该杠杆向下摆动时,该检测单元检测该杠杆的移动状态,该检测单元所接收到的讯号强度会依移动距离而改变,并以一控制器纪录讯号强度;当该柱塞的一前端部接触该阀座的该挤出口时,因该杠杆无法继续连动该柱塞向下移动使讯号强度不再明显变化,此时该控制器判断闭锁状态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液材挤出装置,尤指一种可检测柱塞之前端部是否与阀垫的挤出口接触而产生闭锁状态的液材挤出装置及其闭锁检测方法及机构。
背景技术
已知液材挤出装置如专利号第I572411号「液材挤出方法及机构」所揭露,可以形成三个单元模块被独立的拆解,其中:第一单元,包括由驱动腔体、压电致动器、柱塞机构、杠杆机构、微调机构所构成;第二单元由供液座所构成;第三单元由液室模块所构成;如此可以方便机构装置的组装及维修。
已知液材挤出装置在驱动腔体内设有腔室,腔室中设有压电致动器及柱塞机构,使压电致动器经杠杆机构对柱塞机构中柱塞作动挤出液材;同时以微调机构对压电致动器进行微调与腔室间之间距;其中,压电致动器是通过反复膨胀与收缩所产生的寸动的位移量来控制液材的挤出,当压电致动器处于膨胀状态时,柱塞之前端部会向下位移接触阀垫的挤出口产生闭锁状态,使液材不会由阀嘴滴落而漏液;当压电致动器处于收缩状态时,柱塞之前端部会向上位移与阀垫的挤出口分离而解除闭锁状态,并在下次柱塞向下闭锁时挤压液材使液材由阀嘴滴落;如此重复地作动柱塞以连续挤出液材。
发明内容
已知液材挤出装置的柱塞需可与阀垫接触产生闭锁状态,故在新机组装或拆卸保养后又再次组装时,除了先使压电致动器处于膨胀状态外,使用者一方面需手动以微调机构调整压电致动器向下抵触杠杆机构,使柱塞之前端部靠近阀垫的挤出口,另一方面亦要手动转动调整液室模块的罩盖向上锁紧,直到使用者感觉阀垫与柱塞接触后停止;此种调整方式无法确实精确地得知闭锁状态的产生;若调整的太松,则可能无法闭锁而导致漏液…等不期望的情形;若调整的太紧,又可能会干涉压电致动器与柱塞的位移量导致液滴无法挤出…等不期望的情形;此外,因压电致动器本身膨胀与收缩所产生的寸动,其位移量相当微距,若单纯以单一压电致动器的膨胀所产生的寸动来作动柱塞之前端部闭锁阀垫的挤出口,可能单一压电致动器完全膨胀(膨胀100%)亦无法产生闭锁状态。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确实地产生闭锁状态的液材挤出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检测闭锁状态产生的闭锁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以执行如所述闭锁检测方法的装置。
依据本发明目的的液材挤出装置,包括:一驱动模块,包括一驱动腔体,内设有一腔室,该腔室中设有一压电致动单元与一杠杆机构;该杠杆机构可受该压电致动单元的作用力驱动使一杠杆向下摆动;一供液模块,设于该驱动模块下方,包括一位于上方的供液座与一位于下方的阀座;该供液座中设有一流道,以供导引液材进入一供液区间中;该供液区间下方至该阀座的一挤出口间设有一液室;一柱塞模块,设于该驱动模块与该供液模块之间,其设有一柱塞与一柱塞座,该柱塞设于该柱塞座内部的一枢孔内,该柱塞一端受该杠杆压触,另一端位于该液室内;其特征在于:该腔室中设有一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检测该杠杆的移动状态;在该杠杆机构受该压电致动单元的作用力使该杠杆向下摆动时,该检测单元所接收到的讯号强度会依该杠杆的移动距离而改变,并以一控制器纪录讯号强度;当该柱塞的一前端部接触该阀座的该挤出口时,因该杠杆无法继续连动该柱塞向下移动使讯号强度不再明显变化,此时该控制器判断闭锁状态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88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