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达导引头扫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28659.0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9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薛安翔;马瑞;吴迪;刘辉;张都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13/88 | 分类号: | G01S13/88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刘新琼 |
地址: | 710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达 导引 扫描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达导引头扫描方法,开机工作后导引头首先进行俯仰维列扫描并对杂波进行检测,列扫描时方位以弹上计算机装订的方位指向框架角保持相对稳定,俯仰维上,导引头以弹上计算机装订的俯仰指向框架角为中心,根据指向误差设置列扫扫描范围,自上向下或自下而上的进行列扫描,进行杂波检测处理,根据检测到的杂波幅度最强点,计算出对应的目标所在俯仰角位置。列扫描完成后导引头进行方位维行扫描并对目标进行检测,行扫描时导引头控制俯仰方向指向列扫描确定的角度,在方位维开始行扫描,进行目标搜索处理。该方法可大大提高导引头扫描效率,减小搜索时间,易于实现,适用于对地、对海的各种雷达导引头,具有很高的工程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导引头总体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雷达导引头扫描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自寻的导弹发射后需经过初始段和中制导段飞行才进入目标截获阶段。导弹在初始段和中制导段通常处于程序指令和阻尼回路作用下飞行,由于推力偏心、气动力不对称、阵风以及惯性器件的测量误差等因素影响,导弹实际弹道与理想弹道可能有一定的偏差。导引头开机工作后,在指示目标周围区域进行一定范围的扫描是成功截获目标的重要步骤,目前常用的扫描方式有S型、Z型、圆型、渐开线型、回字型等,会因导弹指示信息偏差,造成扫描时间过长甚至无法搜索到目标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克服因导弹指示信息不准,带来的导引头搜索时间过长以及传统扫描方式效率低下的问题,针对对地和对海雷达导引头工作特点,提出一种易于工程实现的扫描方法。
技术方案
一种雷达导引头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弹上计算机实时向导引头提供与目标相对的弹目距离信息、方位指向框架角信息、俯仰指向框架角信息和指向误差;
步骤2:导引头解电锁后,导引头根据弹上计算机装订的弹目距离信息设置相应的搜索波门,并设置信号形式为窄带脉冲多普勒信号,检测门限为噪声门限,进行杂波检测处理;
步骤3:方位维以弹上计算机装订的方位指向框架角保持相对稳定,俯仰维上,导引头以弹上计算机装订的俯仰指向框架角为中心,根据指向误差设置列扫扫描范围,自上向下或自下而上的进行列扫描,若能检测到杂波,则计算出杂波对应的俯仰框架角,导引头响应计算得到的俯仰框架角,若之前列扫测量出杂波强度未超过杂波检测门限,则导引头响应弹上计算机装订的俯仰指向框架角;
步骤4:俯仰维保持步骤3响应的俯仰指向框架角稳定,导引头根据弹上计算机装订的弹目距离信息设置相应的搜索波门,并装订宽带信号形式,设置检测门限为噪声门限加恒虚警门限,根据指向误差设置行扫扫描范围,开始进行方位维自左而右或自右而左的行扫描,进行目标检测处理;
步骤5:方位维搜索到目标后进行截获确认,转入跟踪阶段,扫描停止;若无法搜索到目标则根据弹体要求,在方位维扫描几行后返回步骤3重新开始列扫。
步骤3计算得到的俯仰框架角的具体方法为:扫描过程中将每一个处理周期内波门内所有杂波幅度相加,得到当前时刻俯仰角对应的杂波强度,扫描完成后,计算出杂波最强点对应的俯仰角,认为是目标所在俯仰框架角。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雷达导引头扫描方法,根据导引头飞行时俯仰波束覆盖范围大、距离波门范围小的特点,本发明实现了导引头在搜索中确定目标俯仰角范围,从而达到缩小扫描视场,提高导引头扫描效率,减小搜索时间的目的,该方案易于实现,适用于对地、对海的各种雷达导引头,具有很高的工程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扫描原理图
图2列扫覆盖区域示意图
图3列扫描杂波包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未经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86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