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信号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2014.6 | 申请日: | 2018-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8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忠;张胜艳;王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继忠;张胜艳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电子信号 电感 无线电子设备 检测装置 可调电容 电阻 放大器 无线电信号 运算放大器 天线接收 无线电子 谐振信号 选频网络 直流电源 电位器 和运算 后驱动 检测 点亮 选频 放大 直观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信号检测装置,包括直流电源、第一电阻至第六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至第六发光二极管、可调电容、电感、电位器和运算放大器,由天线接收到的电子信号经电感和可调电容构成的选频网络选频后,谐振信号由运算放大器进行放大后驱动第一发光二极管至第五发光二极管,接收到的信号越强,则点亮的发光二极管数目越多,由此判断电子信号的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检测无线电子设备的无线电子信号及信号的强度,通过发光二极管直观的显示无线电信号强度,提高无线电子设备在检测和维护的效率,使用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信号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信号在导电介质中以电子或者空穴进行传送,在空间中使用电磁波进行传送,现有技术中,在维修无线电子信号装置的时候,难以检测无线电子装置的信号及信号的强度,从而降低了电子信号装置的维修效率,需要一种高效的辅助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子信号检测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包括直流电源、第一电阻至第六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至第六发光二极管、可调电容、电感、电位器和运算放大器,直流电源的正极与运算放大器的第七引脚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同时与可调电容的第一端、电感的第一端、运算放大器的第二和第四引脚、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五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电容的第一端与天线连接,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可调电容的第二端和电感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运算放大器的第三引脚、电位器的第一端和滑动端连接,电位器的第二端同时与运算放大器的第六引脚、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三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五电阻的第一端、第三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第四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六电阻的第二端、第四发光二极管的第四引脚和第五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是一种电子信号检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检测无线电子设备的无线电子信号及信号的强度,通过发光二极管直观的显示无线电信号强度,提高无线电子设备在检测和维护的效率,使用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直流电源、第一电阻R1至第六电阻R6、第一发光二极管VL1至第六发光二极管VL6、可调电容CT、电感L、电位器RT和运算放大器IC,直流电源的正极与运算放大器IC的第七引脚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同时与可调电容CT的第一端、电感L的第一端、运算放大器IC的第二和第四引脚、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和第五发光二极管VL5的负极连接,电容C的第一端与天线TX连接,电容C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可调电容CT的第二端和电感L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同时与运算放大器IC的第三引脚、电位器RT的第一端和滑动端连接,电位器RT的第二端同时与运算放大器IC的第六引脚、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和第一发光二极管VL1的正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一发光二极管VL1的负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VL2的正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第二发光二极管VL2的负极和第三发光二极管VL3的正极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第三发光二极管VL3的负极和第四发光二极管VL4的正极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第四发光二极管VL4的第四引脚和第五发光二极管VL5的正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继忠;张胜艳,未经刘继忠;张胜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20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保护功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石墨电极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