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成型品的变形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13276.6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1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舟本三惠;谷垣健志;兼田大辅;松永拓郎;福森健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5/76 | 分类号: | B29C45/7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成型品 结晶度 温度分布数据 分布数据 杨氏模量 树脂 预测 变形的 实测 变形 机械物性 制作 成型 冷却 | ||
本发明提供变形的预测精度充分地提高的树脂成型品的变形预测方法,包括:取得树脂成型品成型时的温度分布数据(树脂温度分布数据)的步骤(S1);基于使用被实测的结晶度(X)而求出的、树脂成型品的温度与结晶度的相关关系(第一相关关系),制作与树脂温度分布数据相对应的结晶度分布数据的步骤(S2);基于从被实测的结晶度(X)和杨氏模量(Y)(机械物性值)求出的、树脂成型品的结晶度(X)与杨氏模量(Y)的相关关系(第二相关关系),制作与结晶度分布数据相对应的杨氏模量分布数据的步骤(S3);使用树脂温度分布数据和杨氏模量分布数据来预测冷却至常温的树脂成型品的变形的步骤(S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成型品的变形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设计树脂成型用的模具时,有时进行预测从模具取出的树脂成型品的变形(变形量或变形状态)的计算机模拟分析。当由该计算机模拟分析的树脂成型品的变形的预测精度较低时,模具的试制次数增加,其结果,带来模具的制造成本的增加。因此,期待在这种分析中的树脂成型品的变形的预测精度的提高。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树脂成型品的变形预测方法,包括:制作将由结晶性树脂形成的树脂成型品的壳模型的各个壳在厚度方向上分割为多个层而成的模型的步骤;对各个壳的各个层预测树脂的结晶度的步骤;从预测的结晶度对各个壳的各个层求出树脂的流动方向上的线膨胀系数和与树脂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线膨胀系数的步骤;使用求出的这些线膨胀系数来预测树脂成型品的脱模后的变形量的步骤。根据专利文献1,使用将各个壳在厚度方向上进行分割的模型,并且,将线膨胀系数分为树脂的流动方向和与该方向正交的方向进行预测,从而即使在使用二维的壳模型来对树脂成型品的变形进行预测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预测精度。
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的方法,即,基于任意结晶度的树脂的PVT特性,计算遵循成型时的结晶化举动的树脂的PVT曲线与树脂的比容,由此对树脂的收缩率进行预测。根据专利文献2,由于可以计算与成型时的结晶度一致的收缩率,因此使用以此方式预测的收缩率来对树脂成型品的变形进行预测,从而能够提高预测精度。
专利文献3公开了如下方法,即,从表示树脂的收缩各向异性的式子来求出面内方向的收缩率和厚度方向的收缩率,使用求出的这些收缩率,预测树脂成型品的翘曲变形。根据专利文献3,考虑了树脂的收缩各向异性而对树脂成型品的翘曲变形进行预测,从而能够提高预测精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197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26288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23000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2-1529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现有的树脂成型品的变形预测方法中,尤其在使用了没有纤维强化的树脂的树脂成型品的变形预测方法中,树脂的线膨胀系数可作为分布数据进行输入。但是,树脂的机械物性值根据成型条件所带来的影响等而难以正确的预测并且该预测值的证实较困难。因此,不使用机械物性值,或者作为恒定值(固定值)而赋予机械物性值的情况较多。然而,实际上认为,树脂成型品的机械物性值并不恒定,而因成型部位而不同。即认为,树脂成型品的机械物性值具有分布。
树脂的机械物性值与树脂成型品的变形的大小相关。尤其是,在树脂成型品由不包含强化纤维(没有纤维强化的)的非强化材料构成的情况下,树脂的机械物性值较大地贡献于树脂成型品的变形的大小。因此,在预测树脂成型品的变形时,树脂的机械物性值通过固定值而被赋予的情况下,变形的预测精度大大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32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光无流痕模具及其温控流路
- 下一篇:一种注塑过程中参数监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