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触控笔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11700.3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1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逸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丽超;田喜庆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件 移动件 支撑结构 笔形壳体 功能组件 触控笔 可携式电子装置 按键本体 笔头结构 电路基板 供电组件 电路基板定位 按压 电性导通 电性接触 电性连接 外部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触控笔。触控笔包括笔形壳体结构、支撑结构、后电路基板、功能组件、笔头结构以及供电组件。支撑结构设置在笔形壳体结构内。后电路基板定位在支撑结构上。功能组件设置在支撑结构上。笔头结构的一部分设置在笔形壳体结构的外部。供电组件电性连接于后电路基板。功能组件包括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第三导电件、第一移动件、第二移动件以及按键本体。借此,当按键本体被按压而带动第一移动件与第二移动件同时移动时,第一移动件会同时电性接触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以使得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能通过第一移动件而相互电性导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触控笔,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触控笔。
背景技术
触摸板有电阻式、电磁式及电容式三种。电阻式触摸板在操作时需利用笔尖在极小的面积上施力。电磁式触摸板需配合具有电池的特殊笔才能进行输入。电容式触摸板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对象接触到触摸板的瞬间产生电容耦合效应,因而可通过电容值的变化来检测对象的接触位置,因此电容式触摸板不必藉助会消耗电源的输入笔。电容式触摸板的使用也不需要施压点集中,因此使用寿命较长。再者,电容式触摸板的组成简单、组件少、产品良率高,使得电容式触摸板在大量生产时成本较低。
操作电容式触摸板的方式有许多,最常见的是以手指或笔在其表面碰触或滑动,以便触摸板中的传感器产生相应的信号。但是随着的电容式触摸板的应用越来越多,其于检测上却有精准度较低的缺点,在某些可能需要更精准的检测效能的应用上,将会使得操作流畅度大打折扣,因此很多使用者选择使用电容式触控笔来增加其触控的精准度。现有技术中,电容式触控笔的笔尾部分并无其它特殊结构或者功能而具有可改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触控笔。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触控笔,其包括:一笔形壳体结构、一支撑结构、一后电路基板、一功能组件、一笔头结构以及一供电组件。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笔形壳体结构内。所述后电路基板定位在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功能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笔头结构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笔形壳体结构的外部。所述供电组件电性连接于所述后电路基板。其中,所述功能组件包括一第一导电件、一第二导电件、一第三导电件、一第一移动件、一第二移动件以及一按键本体,所述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以及第三导电件都电性连接于所述后电路基板,所述第一移动件能分离地接触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且所述第三导电件的一部分套设在所述第二移动件上且被所述按键本体所顶抵接触。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移动件具有一第一容置部以及一第二容置部,所述第一移动件具有定位在所述第一容置部内的一定位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定位部且能分离地接触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一接触部,且所述按键本体具有插入所述第二容置部内的一插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插入部且围绕所述第三导电件的一按键部;其中,所述第一移动件的所述定位部的外表面具有一螺纹结构,所述第一移动件的所述接触部具有容置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一部分的一容置槽以及相对应设置且连通于所述容置槽的两个插槽,且所述按键本体的所述按键部具有容置所述第三导电件的一部分的一环形凹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一第一支撑件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相互配合的一第二支撑件,且所述支撑结构具有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的一第一容置空间、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的一第二容置空间以及连通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之间的两个连通空间;其中,所述后电路基板定位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移动件的所述接触部能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分别穿过两个所述连通空间;其中,所述笔形壳体结构包括一前壳体以及与所述前壳体相互配合的一后壳体,所述前壳体的内表面上具有一内卡固槽,且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外表面上具有一外卡固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17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字符特征的输入法及处理终端
- 下一篇: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