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养殖大鲵野外生存能力的训练设施及其训练养殖大鲵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8774.1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4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芳;余智杰;章海鑫;陈文静;黄晓平;刘小龙;黄江峰;陶志英;傅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徐蕊 |
地址: | 330029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养殖 大鲵 野外 生存 能力 训练 设施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养殖大鲵野外生存能力的训练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山泉水净化池、大鲵养殖池、训练池和饵料鱼养殖池,山泉水净化池、大鲵养殖池、训练池和饵料鱼养殖池分别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山泉水净化池进水端连接溪流上游引水,山泉水净化池出水端连接大鲵养殖池进水端,大鲵养殖池出水端连接训练池进水端,训练池出水端连接饵料鱼养殖池进水端,饵料鱼养殖池出水端连接外部排水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设施训练养殖大鲵的方法,通过人为训练,强化大鲵主动捕食能力,在人工条件下培育出可以适应野外自然环境的体形健壮、游泳能力强、耐操作、主动捕食能力强的大鲵苗种,并最终实现良好的放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资源养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养殖大鲵野外生存能力的训练设施。本发明还涉及该设施训练养殖大鲵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隶属于两栖纲(Amphibian),有尾目(Caudata),隐鳃鲵科(Cryptobrachidae),大鲵属(Andrias),是我国特有的珍稀两栖动物,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并列入CITES公约附录I中。大鲵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成年个体一般单独生活在深水区域,幼稚鲵则聚集生活在较浅的缝隙中。畏光,白天多静匿于巢穴内,夜晚相对活跃,常出洞觅食。由于大鲵对水环境的依赖程度很大,扩散能力较差,目前野生大鲵的分布范围和资源己急剧下降,栖息环境呈现出严重的片断化,部分地方种群己灭绝或面临灭绝。为恢复大鲵种群数量,2002年以来,湖南、江西和北京等省市先后尝试对人工饲养的大鲵进行放流,放流所选取的大鲵大多数为100~200g规格的未成年幼鲵,由养殖场繁育获得。这些大鲵经历的养殖环境条件优越,饵料充足,运动能力弱,主动捕食能力差,反应迟缓,致其不耐操作,放流前的装箱、转运、计数过程中难免造成损伤导致放流后存活率不高,削弱了增殖放流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养殖大鲵野外生存能力的训练设施,可以解决现有的放流大鲵野外适应能力弱的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该设施训练养殖大鲵的方法,通过人为训练,强化大鲵主动捕食能力,在人工条件下培育出可以适应野外自然环境的体形健壮、游泳能力强、耐操作、主动捕食能力强的大鲵苗种,并最终实现良好的放流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养殖大鲵野外生存能力的训练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山泉水净化池、大鲵养殖池、训练池和饵料鱼养殖池,山泉水净化池、大鲵养殖池、训练池和饵料鱼养殖池分别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
山泉水净化池进水端连接溪流上游引水;
所述山泉水净化池长3~5m,宽0.5~1.2m,深1~2m,水位保持0.8~1.0m;
山泉水净化池出水端连接大鲵养殖池进水端;
所述大鲵养殖池为室外地下长方形水池,长5~6m,宽1.0~1.5m,深0.6~1m,纵向与水平面的坡度为0.5°~2°,大鲵养殖池进水端高于大鲵养殖池出水端,保持常流水,平均水位控制在0.3~0.5m;
所述大鲵养殖池沿水流方向的侧壁设有直径1.0~2.0m,高度0.5m的半圆形人工洞穴,每个人工洞穴均分别设有两个进出口,作为大鲵进入人工洞穴的进口或爬出人工洞穴的出口,人工洞穴底部与大鲵养殖池底部齐平,底质相同;
大鲵养殖池出水端连接训练池进水端;
所述训练池长3~6m,宽3~6m,深度1.5~2.0m,水位0.5~1.2m,用来训练饵料鱼和大鲵;
训练池出水端连接饵料鱼养殖池进水端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87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