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载电池的充电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7807.0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1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高木优;山崎信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14;H02J7/16;H02J7/24;H01M10/42;H01M10/44;B60L58/12;B60L5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徐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载 电池 充电 控制 装置 | ||
一种用于车载电池的充电控制装置充电控制装置,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蓄电池不进行充放电时,基于所述蓄电池的SOC和温度来求出作为可逆的电阻成分的放置电阻增加率,基于所求出的所述放置电阻增加率来求出针对所述蓄电池的允许充电电流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电池的充电控制装置,该充电控制装置对搭载于车辆的包括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蓄电池进行充电控制。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辆等以旋转电机为驱动源的车辆中搭载有作为直流电源的蓄电池。在蓄电池中连接有多个电池单元(单电池)。
以往已知如下情况:在蓄电池由锂离子二次电池构成的情况下,可能会由于大电流充电而在负极表面析出锂。例如,由于充电,正极电位上升而另一方面负极电位降低(向负侧增加),电位差扩大。当继续进行充电而负极电位下降到基准电位(例如0[V])以下时,在负极表面析出锂。当锂的析出体枝(dendrite)状地成长时可能会突破将正极与负极隔开的分隔件,所以从以往就进行用于抑制锂析出的充电控制(输入电流控制)。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5-225846中,在算出蓄电池的输入电流(充电电流)的限制值时,测定关于电极的应力,并根据该测定值来算出内部电阻。进而基于该内部电阻来设定输入电流限制值。例如根据内部电阻r和析出电位V0来求出析出界限电流值Ilim。
另外,在日本特开2011-222343中,基于蓄电池随时间经过而劣化的程度来判定锂析出的程度。具体而言,根据锂蓄电池的降低放电量与由随时间经过的劣化引起的随时间经过的降低放电量之间的差量来判定锂析出的程度。
发明内容
另外,在成为内部电阻增高的主要原因的蓄电池的劣化中存在不可逆的(也就是说难以消除的)劣化和可逆的(也就是说能够消除的)劣化。举出随时间经过的劣化作为前者的例子。举出放置劣化作为后者的例子。
放置劣化是指在不使蓄电池进行充放电而将其放置时,特别是负极的电阻增加(暂时增加)的劣化现象。另一方面,已知当使蓄电池进行充放电时会消除放置劣化。
假设像以往那样,仅考虑随时间经过的劣化等不可逆的劣化,也就是说,无视放置劣化地设定输入电流限制值时,所推定的蓄电池的内部电阻比实际的值低。结果,所设定的输入电流限制值比基于实际的内部电阻(也就是说,包括放置劣化成分的内部电阻)的析出界限电流值Ilim高(限制放宽),从而可能会导致锂的析出。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如下充电电流控制的车载电池的充电控制装置,该充电电流控制可反映出作为可逆的劣化的放置劣化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涉及的充电控制装置用于车载电池,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对搭载于车辆的包括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蓄电池进行充电控制,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蓄电池不在进行充放电时,基于所述蓄电池的SOC和温度来求出作为可逆的电阻成分的放置电阻增加率,基于所求出的所述放置电阻增加率来求出针对所述蓄电池的允许充电电流值。
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蓄电池进行充放电时,基于与所述蓄电池的充放电相伴的SOC差和温度来求出放置电阻消除率,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放置电阻消除率来对所述放置电阻增加率进行修正。
通过基于蓄电池的充放电来求出放置电阻的消除量,能够更高精度地求出作为可逆的电阻成分的放置电阻。
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控制部存储有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示所述蓄电池的SOC和温度与所述放置电阻增加率的关系,所述控制部在求出所述放置电阻增加率时参照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以使得处于第一状态时的所述放置电阻增加率比处于所述SOC和温度中的至少一方与所述第一状态不同的状态时的所述放置电阻增加率高的方式设定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状态是所述蓄电池的SOC包含于预定的高SOC区域或者包含于预定的低SOC区域、并且所述蓄电池的温度包含于预定的第一高温区域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78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放电控制电路和电池装置
- 下一篇:充放电控制电路和电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