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双色模造光学元件的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5711.0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5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G02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双色模造 光学 元件 成像 镜头 电子 装置 | ||
一种具有双色模造光学元件的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成像镜头包含一双色模造光学元件、多个成像透镜以及一遮光元件。双色模造光学元件包含一透光部以及一光线吸收部,其中透光部与光线吸收部分别为二种不同颜色的塑胶材质,且双色模造光学元件内定义一内部空间。多个成像透镜沿成像镜头的光轴设置于内部空间。遮光元件毗邻设置于双色模造光学元件的透光部。当满足特定条件时,有利于成像镜头物侧端体积的缩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成像镜头,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可携式电子装置发展快速,例如智能电子装置、平板电脑等,已充斥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而装载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成像镜头也随之蓬勃发展。但随着科技愈来愈进步,使用者对于成像镜头的品质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成像镜头除了在光学设计上的品质提升外,在制造组装精密度也需提升。
成像镜头的镜筒与其透镜的光学有效区通常以不同元件组装而成,但过程中容易受组装公差的影响,进而导致成像镜头的成像品质降低。另外,若于成像镜头物端设置遮光结构,很容易进一步导致整体体积过大,而无法有效缩减尺寸,更难于搭载在小型化电子装置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镜头以及电子装置,其中包含双色模造光学元件以及遮光结构,并将成像透镜设置于双色模造光学元件定义出的内部空间,借以降低杂散光的产生,并确保成像品质。
依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成像镜头,包含一双色模造光学元件、多个成像透镜以及一遮光元件。双色模造光学元件,具有一物侧表面以及一像侧表面,其包含一透光部以及一光线吸收部。透光部包含一光学有效区。光线吸收部位于双色模造光学元件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的至少一者,透光部与光线吸收部分别为二种不同颜色的塑胶材质,其中光线吸收部包含多个平行内缘面与多个连结内缘面,平行内缘面与连结内缘面定义一内部空间,透光部还包含一外径面。多个成像透镜,沿成像镜头的一光轴设置于内部空间,并与透光部的光学有效区对应。遮光元件毗邻设置于双色模造光学元件的透光部,且遮光元件具有一中心开孔,其与透光部的光学有效区对应。透光部的外径面的直径为ΦL,光线吸收部内缘面的最大内径为ΦBmax,其满足下列条件:0.2ΦL/ΦBmax 0.85。
根据前段所述的成像镜头,其中双色模造光学元件的透光部与光线吸收部以二次射出成型制成。遮光元件可为塑胶材质。透光部可还包含一第一轴向连接面,遮光元件还包含一第二轴向连接面,第一轴向连接面与第二轴向连接面搭接,借以对正遮光元件的中心开孔与双色模造光学元件的中心。遮光元件的中心开孔直径为Φi,光线吸收部的最小内径为Φbi,其满足下列条件:0.70 Φi/Φbi1.43。光线吸收部可还包含一第三轴向连接面,用以与毗邻的至少一成像透镜搭接,借以对正双色模造光学元件的中心与成像透镜的中心。光学有效区的中心厚度为CT,双色模造光学元件平行光轴的最大高度为H,其满足下列条件:0.05CT/H0.4。透光部的外径面直径为ΦL,光线吸收部内缘面的最大内径为ΦBmax,其满足下列条件:0.35ΦL/ΦBmax0.75。内部空间可容纳的成像透镜的数量为N,其满足下列条件:3N≤7。光学有效区包含至少一非球面。光学有效区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的至少一者由近光轴处到周边处包含由凹面转成凸面的变化。透光部的外径面暴露于成像镜头的外侧。遮光元件的中心开孔由一尖端结构环绕,且尖端结构的角度为θ,其满足下列条件:45度θ120度。尖端结构可包含一物侧端面及一像侧端面,其分别由成像镜头的一物侧及一像侧线性渐缩。内部空间朝成像镜头的一物侧方向与一像侧方向其中之一逐渐增大。成像镜头可还包含一保持元件,其与至少一平行内缘面直接接触,用以将成像透镜定位于内部空间。
依据本发明另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成像镜头以及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镜头的成像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57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恒压除气泡光缆充油用充油装置
- 下一篇: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