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动快照的系统高可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4644.0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9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强;马双涛;王晔;侯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0 | 分类号: | G06F11/20;G06F11/30;G06F9/455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张靖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机 快照 快照技术 可用 节点发生故障 业务操作系统 服务器系统 高可用集群 虚拟化环境 虚拟机管理 高可用性 内存状态 业务系统 硬盘 套件 操作系统 接管 写入 标签 迁移 保存 部署 服务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快照的系统高可用方法,所述方法内容包括:通过KVM虚拟机管理平台,对虚拟机进行管理,并在虚拟机中安装部署业务操作系统;将安装KVM虚拟化套件的多个服务器系统构成高可用集群,当某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时,另一个节点能够自动接管且立即向外提供服务;采用自动快照技术定时将虚拟机当前的内存状态打标签写入硬盘进行保存。本发明在虚拟化环境中,基于自动快照技术和迁移技术,所有的业务系统都运行在虚拟机中,方便、简洁、具有极强的灵活性,解决了操作系统高可用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自动快照的系统高可用方法,主要解决了操作系统高可用性的问题。
背景技术
对现代企业来说,利用计算机系统来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和服务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业务。系统作为业务系统的核心,其运行稳定性和高可用性至关重要。因此,需要通过高可用性设计来尽量减少系统的计划内和计划外停机,并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响应、快速恢复,以保障关键数据和业务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可持续访问性。“高可用性”(HighAvailability)通常来描述一个系统经过专门的设计,从而减少停工时间,而保持其服务的高度可用性。
另一方面,计算机硬件与软件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故障,这些故障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甚至整个服务的终止、网络的瘫痪。对于那些任何停工都将产生严重的财产损失、名誉损失、甚至生命损失的关键性应用的企业或公司,系统的高可用性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必须有适当的措施来确保计算机系统提供不间断的服务,以维护系统的可用性。信息系统的可用性通常在两种情况下会受到影响,一种是系统当机、错误操作和管理引起的异常失败,另一种是由于系统维护和升级,需要安装新的硬件或软件而正常关机。
高可用性HA(High Availability)指的是通过尽量缩短因日常维护操作(计划)和突发的系统崩溃(非计划)所导致的停机时间,以提高系统和应用的可用性。它与被认为是不间断操作的容错技术有所不同。HA系统是目前企业防止核心计算机系统因故障停机的最有效手段。容错FT(Fault Tolerant)技术一般利用冗余硬件交叉检测操作结果。当发现异常时,故障部件会被隔离开而不影响用户的操作。
高可用性方案则利用更少的冗余部件同时由软件检测故障,一旦故障发生立即隔离损坏部件,通过提供故障恢复实现最大化系统和应用的可用性。容错技术随着处理器速度的加快和价格的下跌而越来越多地转移到软件中。未来容错技术将完全在软件环境下完成,那时它和高可用性技术之间的差别也就随之消失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为更加高效的解决操作系统高可用性的问题,在虚拟化环境中,本发明基于自动快照技术和迁移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自动快照的系统高可用方法,一种更加全面的系统高可用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自动快照的系统高可用方法,所述方法内容包括:
通过KVM虚拟机管理平台,对虚拟机进行管理,并在虚拟机中安装部署业务操作系统;
将安装KVM虚拟化套件的多个服务器系统构成高可用集群,当某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时,另一个节点能够自动接管且立即向外提供服务;
采用自动快照技术定时将虚拟机当前的内存状态打标签写入硬盘进行保存。
所述方法内容包括:
通过采用存储迁移技术,通过迁移配置文件实现虚拟机迁移。
所述方法内容包括:
所述KVM虚拟机管理平台的管理端设置于虚拟机端,并运行于高可用集群系统的顶层,对高可用集群里的虚拟机进行集中管理和健康监控;虚拟化端同时作为管理端,和管理端二合一,一方面节省了硬件资源,另外一方面,每个虚拟化端都可以提供服务,避免了管理上单点故障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46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