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模具喷焊用的工装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4135.8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6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戈剑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7 | 分类号: | 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3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箱 支撑垫板 玻璃模具 动夹板 喷焊 驱动机构 静夹板 工装夹具 横向回转 右支承轴 固定板 回转臂 回转盘 让位腔 夹钳 回转驱动机构 厚度均匀 左 右箱 左右位移 左支承轴 后箱壁 回转架 喷焊层 左回转 夹装 腔内 支承 | ||
一种玻璃模具喷焊用的工装夹具,包括回转箱,回转箱左、右箱壁的一侧有回转箱左、右支承轴;待喷焊玻璃模具纵向回转驱动机构,设在回转箱后箱壁上;待喷焊玻璃模具回转架,包括回转盘固定板、左、右回转臂,回转盘固定板位于回转箱腔内,左回转臂的上部设左调整支撑垫板,右回转臂的上部设右调整支撑垫板;静夹板设在左调整支撑垫板上,动夹板设在右调整支撑垫板上,静夹板的一侧设静夹板夹钳让位腔,动夹板的一侧设动夹板夹钳让位腔;动夹板左右位移驱动机构,于右调整支撑垫板上;回转箱横向回转驱动机构,与回转箱左支承轴连接,回转箱右支承轴支承在回转箱横向回转驱动机构上。简化结构;保障喷焊层的厚度均匀;夹装效率高;安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模具喷焊用的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玻璃模具是制造玻璃容器例如各类啤酒瓶、红酒瓶、饮品瓶乃至日用化妆品瓶的重要装备。在玻璃制品的成型过程中,对于两开模或多开模的玻璃模具而言,其模腔直接与熔融的玻璃熔体频繁接触,受到玻璃的化学侵蚀、磨损和冷热交变应力(冷热交替变换应力)的作用,并且500-800℃左右的温度下服役,模腔表面、合缝面乃至两端端面极易氧化,加上模具零件之间存在难以避免的撞击,因而会产生并不限于以下几种损坏情形:疲劳损坏、机械碰撞损坏、氧化腐蚀损坏以及磨损损坏。
为了尽可能地提高玻璃模具的耐氧化、耐腐蚀、耐热疲劳和耐磨损等性能,通常采用手工喷焊方式或者采用等离子喷焊方式对玻璃模具的模腔、合缝面等部位喷焊合金材料层,合金材料主要指但并非绝对限于指镍的质量百分含量为90%以上的镍基合金粉末。然而,不论是采用手工喷焊还是采用等离子喷焊均需要将玻璃模具处于有效的夹持状态,而要使玻璃模具处于有效的夹持状态必须依靠相应的工装夹具。
关于制作玻璃模具加工用的工装夹具的技术信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略以例举的如授权公告号CN101659015B(加工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CN101891373B(玻璃器皿的器皿模夹具)、CN101891372B(玻璃器皿模夹具)、CN101898311B(在玻璃模具毛坯上铣取定位基准面用的夹具结构)、CN102380777B(玻璃模具加工用的夹具装置)、CN102443859B(用于玻璃模具加工的夹具装置)、CN102350650B(玻璃模具加工用的夹具)、CN102350651B(结构改进的玻璃模具加工用的夹具装置)、CN102689187A(玻璃模具加工用的转台式工装夹具)、CN102848039A(配置于电火花机上的玻璃模具冲头冷却槽加工用的夹具结构)、CN102837213A(玻璃模具加工用的夹具结构)、CN102848246A(玻璃模具加工用的工装夹具)、CN102848245A(玻璃模具加工用的夹具结构)、CN103056695A(玻璃模具内腔及合缝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和CN103084771A(开合式成型模铰链焊接用的工夹具结构),等等,等等。
只要通过对并非限于上述专利文献的阅读可知:工装夹具具有针对某一种产品、某一类产品、某一种产品的加工工艺或某一类产品的加工工艺的专属的特点,因此属于非标装置(非标装置是指没有国际、国内标准乃至行业标准规范),而非标装置既无技术上的通用性,又无技术上的可借鉴性,通常情况下均由生产产品或使用特定工艺生产产品的厂商以量体裁衣、对号入座的方式定制(定制包括自行设计与自行制作)。正是基于这种情形,由于在先前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助于将玻璃模具处于可靠的夹持状态下供激光自动喷焊机对模腔、合缝面、两端端面之类的部位进行喷焊镍基合金层的并且结构相对简练的工装夹具的技术信息,因而普遍采用类似于由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2019496B推荐的“玻璃模具型腔等离子喷焊用的夹持机构”的结构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41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电环网柜夹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单动力源驱动四边校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