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溴乙基乙酸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3969.7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3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曾建江;王宝;许伟龙;廖庆番;王雄强;陈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立国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7/307 | 分类号: | C07C67/307;C07C69/63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张黎 |
地址: | 51744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酸酯 溴乙 制备 纳米四氧化三铁 化学合成领域 催化剂活性 乙酸乙烯酯 工艺条件 目标产物 溴化硅 收率 催化剂 回收 | ||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领域,涉及一种1‑溴乙基乙酸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纳米四氧化三铁做催化剂,四溴化硅和乙酸乙烯酯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目标产物。该方法工艺条件温和、易控,催化剂活性高,易回收,产品收率高、纯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溴乙基乙酸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溴代乙酸酯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广泛用于农药、医药、染料和聚合物等多种化工原料的合成。研究表明,双官能团化合物溴代醇的溴及羟基基团均有较高的活性,但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羟基上孤对电子易进攻溴元素而形成醚,导致合成效率降低。而溴代乙酸酯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脱酯释放羟基,起到暂时保护羟基官能团的作用,从而避免了副反应的发生,所以合成溴代乙酸酯已成为近年来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而1-溴乙基乙酸酯作为其中的一种,在药学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如在头孢呋辛酯药品合成中,1-溴乙基乙酸酯作为羧基的酯化原料。
通常,1-溴乙基乙酸酯合成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乙酰溴和乙醛在催化剂氯化锌的作用下反应生成1-溴乙基乙酸酯,另一种是用乙酸乙烯酯和溴化氢气体在冰水浴中反应得到目标产物;中国专利CN102417451A公开了一种合成(R,S)1-溴代乙基乙酸酯的制备方法,将乙醛和乙酰溴溶于溶剂中,在具有萘环结构的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得到(R,,S)1-溴代乙基乙酸酯。李艳等(李艳,宋思思,孔宪思,薛玉平.1-溴乙基乙酸酯合成工艺研究[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02):47-49+54.)研究了用溴化氢溶液与乙酸乙烯酯反应生成1-溴乙基乙酸酯的合成工艺,通过考察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萃取剂等对反应的影响,得出当温度0-10℃,溴化氢和乙酸乙烯酯配比为1.2:1,反应时间为1h,用二氯甲烷做萃取剂时反应收率最高。专利PL195397B1公开了一种获取1-溴乙基乙酸酯的方法,采用三聚甲醛和乙酰溴反应获得目标产物。专利KR20020047859A公开了一种1-溴代乙基乙酸酯的制备方法,采用乙酰溴与三聚乙醛在氯化锌的催化下反应,反应液用水洗涤,去除未反应的乙醛溴和溴化氢,然后减压蒸馏,即得高纯度的1-溴乙基乙酸酯。
然而,当前的制备工艺中,反应原料乙酰溴不稳定;乙醛的沸点低使反应不易控制,给工业生产带来困难,而且乙醛具有致癌性;溴化氢作为反应物时,溴化氢是气体使反应难以控制,物料配比不易确定,反应物利用率低;用溶剂将溴化氢溶解,在用确定浓度的氢溴酸溶液与乙酸乙烯酯反应合成1-溴乙基乙酸酯,虽然解决了反应中溴化氢定量的问题,但仍然避免不了先将气体溴化氢溶于溶剂的步骤,工业中应用,仍然避免不了不易控,污染大,操作条件苛刻的限制。用氯化锌作为催化剂,氯化锌极易吸水并成团导致催化效率的降低,还会导致杂质增多,并且引入了锌离子,存在重金属污染,收率低,纯度低。用萘环结构的催化剂代替氯化锌,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率,但是萘环结构的催化剂比锌盐催化剂更难去除,产品纯度不高。而不采用催化剂进行反应时,产品的产率低,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1-溴乙基乙酸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条件温和、易控,催化剂活性高,易回收,产品收率高、纯度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1-溴乙基乙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将纳米四氧化三铁加入纯水中,持续搅拌;
2)加入四溴化硅,混匀;
3)边搅拌边缓慢加入乙酸乙烯酯,反应得混合液;
4)用磁体将纳米四氧化三铁从混合液中分离;
5)搅拌状态下,向混合液中先加入萃取剂,再加入纯水,混匀后静置;
6)取有机相,减压蒸馏,除去馏分,即得1-溴乙基乙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立国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立国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39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