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焦油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3437.3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6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华;冯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建华 |
主分类号: | C10C1/02 | 分类号: | C10C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唐澎淞 |
地址: | 337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焦油 分离水 储槽 浮体 分离装置 一端连接 导出管 阀门 排出 液封 脱水效果 主动判断 上表面 外侧壁 加热 容置 静止 密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焦油分离装置,包括:煤焦油储槽,用以容置煤焦油及分离水,且煤焦油储槽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一通孔并安装有一阀门;浮体,容置于煤焦油储槽内,且浮体的密度位于煤焦油的密度和分离水的密度之间;分离水导出管,一端由下而上的插置于浮体上并向上突出浮体的上表面,另一端连接有一液封部件,且液封部件远离分离水导出管的一端连接阀门,用以密封煤焦油储槽内部并保持一定压力。其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煤焦油分离水自动排出,无需操作人员主动判断和操作,节省人工,并实现煤焦油分离水连续排出,有利于煤焦油加热静止脱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焦油相关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焦油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煤焦油是煤在高温干馏和气化过程中获得的油类产品。在煤炼焦过程中,高温荒煤气用循环氨水喷洒和初冷器冷凝冷却加以回收的一种化工产品。另外采用高压氨水喷射法进行无烟装煤,因此焦油中含有大量的氨水。煤焦油含水分对其后序生产加工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同时煤焦油含水量对产品质量有其很大的影响。
煤焦油一般通过加热静止进行初步脱水,使煤焦油的含水在3%~4%之间,满足进一步加工的生产工艺需求。在煤焦油加热静止脱水,一般是将煤焦油放置在储槽中,通过加热(加热温度80~85℃)静止进行脱水。由于煤焦油的密度在1.18~1.23g/cm3,在加热静置过程中,分离水在煤焦油的上部,分离水通过安装在焦油槽上部的阀门排出,参阅附图1。当煤焦油储槽8内的焦油达到一定高度时,通过加热静止一定时间,分离水7达到一定量时,首先打开放水阀门A1対储槽内的分离水7通过分离水收集管道4导入(分离水收集池5内。当放水阀门A1不再放出水时,关闭放水阀门A1。再利用放水阀门B2,进行放水,再利用发水阀门C3,以此类推,直至所有放水阀门放不出水,对煤焦油进行加工或销售。
此放水装置需要人工操作,定时间歇排放。操作人员不能离开放水装置,需要通过人为判定放出的是煤焦油还是分离水,费时费力。通水放水阀门与分离水之间为便于判定是油还是水,需要较大的面积的窗口与外界相通,分离水或煤焦油中含有的有机挥发性物质会逸散到大气中,对环境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能够实现煤焦油分离水自动排出、无需操作人员主动判断和操作的煤焦油分离装置,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煤焦油分离装置,包括:
煤焦油储槽,用以容置煤焦油及分离水,且煤焦油储槽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一通孔并安装有一阀门;
浮体,容置于煤焦油储槽内,且浮体的密度位于煤焦油的密度和分离水的密度之间;
分离水导出管,一端由下而上的插置于浮体上并向上突出浮体的上表面,另一端连接有一液封部件,且液封部件远离分离水导出管的一端连接阀门,用以密封煤焦油储槽内部并保持一定压力。
较佳的,还包括分离水收集池和分离水收集管,分离水收集池设置于煤焦油储槽外部,分离水收集管的两端分别连通分离水收集池和阀门。
较佳的,液封部件为一段纵向设置于煤焦油储槽内部的直管,且直管的下端直接连接分离水导出管而上端通过弯头或软管连接阀门。
较佳的,直管下端由一支架固定至煤焦油储槽的内侧壁。
较佳的,浮体的密度位于1.05~1.1g/cm3之间。
较佳的,分离水导出管为弹簧状聚四氟乙烯管。
较佳的,液封部件由耐氨水和煤焦油腐蚀的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制作。
较佳的,直管的长度为0.8~1.0m,直管的下端距离煤焦油储槽底部1~1.5m。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建华,未经胡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34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