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力片模块活动矫治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0294.0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8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培军;韩晶莹;刘杰;徐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C7/10 | 分类号: | A61C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固位 基托 模块活动 弹力片 地连接 矫治器 复合 粘结固定 左右两侧 可转动 上压杆 下压杆 上端 下端 弹性推力 靠后位置 上下相对 正常位置 弹簧片 下颌骨 向后 颌骨 佩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弹力片模块活动矫治器,包括上隐形复合颌基托与下隐形复合颌基托,呈上下相对设置;两个上固位螺母分别粘结固定在上隐形复合颌基托的左右两侧的靠前位置,上压杆的上端与所述上固位螺母可转动地连接;两个下固位螺母分别粘结固定在下隐形复合颌基托的左右两侧的靠后位置,下压杆的下端与所述下固位螺母可转动地连接;两个弹性推力模块呈倾斜地连接在上压杆的下端与下压杆的上端之间。通过如此结构,当患者佩戴本发明提供的弹力片模块活动矫治器以后,通过弹簧片提供的推力,可使上、下颌骨分别受到向前和向后持续的推力,使颌骨回到正常位置。
技术领域
所发明涉及一种正畸Angle Ⅲ类错牙合用弹力片模块活动矫治器,涉及口腔矫治Angle Ⅲ类错牙合畸形。本发明适用于对乳牙期、替牙期患有Angle Ⅲ类功能性及早期骨性错牙合的患者的治疗,患儿在口内戴用这套装置后,通过弹力片产生的压力,经压力板、压杆、固位螺母,上、下颌基托作用在上、下颌全牙列上,即形成的矫治力作用于上、下颌骨上,使上颌基托推上颌向前促进其向前发育,下颌基托推下颌向后则抑制下颌过度向后发育,而造成其功能性后退,并有效解除、矫治反牙合。
背景技术
Angle Ⅲ类错牙合畸形,俗称“兜齿”、“地包天”,临床表现为前牙反牙合、下颌功能性前移、磨牙为Ⅲ类咬合关系,可能同时表现为下颌前牙唇倾、上颌前牙舌倾,下颌向前移位,导致前牙反牙合。
针对这类患者,几十年来国内外口腔正畸,对假性、牙性、骨性Ⅲ类错牙合,临床多采用功能性矫治器,如:可摘功能性矫治器,即通过强力矫治器传递肌肉产生的力来改变牙槽骨及颌骨的形态,引导下颌移至正确位置,使颌骨关系达到正常而完成矫治;也有采用FR—Ⅲ型矫治器,借助咀嚼肌的力量而改变口内肌肉力量的平衡,促进患者的上颌骨向前生长,从而抑制下颌骨的生长;也有采用头帽颏兜口外牵引抑制下颌骨的向前下生长;临床采用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是通过口内左、右侧戴用,用不锈钢丝及手工弯制的多曲簧,其两端固定在自凝树脂制作的上、下颌托上而连成一个整体。由多曲簧产生的矫治力是作用在上、下颌全牙列上,通过上颌托推上颌骨向前促进其发育,通过下颌托推下颌骨向后而抑制下颌过度向前发育,使其下颌功能性后退来完成反牙合的矫治。以上矫治器通过多年的临床应用,遇到了一些难题。
前述可摘功能性矫治器、FR—Ⅲ型矫治器,上颌牵引器、头帽颏兜口外牵引等均存在替牙期患儿固位困难、出现下切牙舌倾、上前牙唇倾等问题;头帽颏兜矫治器有时会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TMD)。这些受力均为矢状向,对男性、女性反牙合患者矫治,均会造成骨骼异变、上颌骨垂直方向上发育不足,导致后面高的减小;颊侧多曲簧多年临床应用正畸AngleⅢ类错牙合,也遇到些问题,一是曲簧均为手工弯制,很难实现机械化加工、生产大批量生产;二是曲簧长时间拉压过程而产生疲劳断裂问题,影响矫治效果;三是曲簧在口内有三个自由度、矫治力不易控制;四是上、下颌托为自凝硬树脂制作,患儿长时间戴用后,影响颌骨的发育和面型、改变特别是患儿腭骨的生长发育;五是在开闭口过程,矫治过程遵循受压—压力减小—至零,出现拐点,继续开口则曲簧转变为拉力,刚好为正畸反向,出现负作用,影响矫治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力片模块活动矫治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弹力片模块活动矫治器,其特征是包括:
上隐形复合颌基托与下隐形复合颌基托,呈上下相对设置,分别具有与人体上颌全牙列以及人体下颌全牙列形状对应的咬合槽;
两个上固位螺母,分别粘结固定在上隐形复合颌基托的左右两侧的靠前位置,上压杆的上端与所述上固位螺母可转动地连接;
两个下固位螺母,分别粘结固定在下隐形复合颌基托的左右两侧的靠后位置,下压杆的下端与所述下固位螺母可转动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未经哈尔滨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02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