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UI控件布局自适应屏幕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终端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98487.7 | 申请日: | 2018-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2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9/451 | 分类号: | G06F9/451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庞红芳 |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布局描述 屏幕 自适应 存储介质 电子终端 形状边缘 适配 预置 人工智能 路径匹配 匹配形状 屏幕形状 软件界面 形状判断 有效解决 分辨率 适配性 加载 近似 局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UI控件布局自适应屏幕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终端,所述UI控件自适应屏幕方法包括:获取屏幕的形状边缘路径;从预置的多个UI布局描述文件中获取与所述屏幕的形状边缘路径匹配的UI布局描述文件;加载获取的所述UI布局描述文件并将所述UI布局描述文件中包含的各UI控件显示于界面上。本发明使软件界面能适配预置的多种形状的屏幕,不再局限于分辨率,采用人工智能形状判断近似匹配形状,具有更好的适配性,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UI控件界面无法适配不同屏幕形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领域,特别是涉及智能终端的显示界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UI控件布局自适应屏幕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不断的创新进步,人类通过研发的科技产品,不管是在工作上或者是生活上获得相当大的协助。智能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目前对智能车辆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近年来,智能车辆己经成为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很多发达国家都将其纳入到各自重点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当中。
目前车辆数字化坐舱应用场景中,部分曲面或边缘不规则形状的屏幕会应用于中控、侧边,中央扶手,后坐娱乐数字控制HUI中,电子终端可能将某个应用推送至某一块不规则形状屏幕中显示。这样会使得原本能适应长方形屏幕的应用,在不则屏幕中可能存在主要控件显示不全或拉升变形问题。
目前流行的安卓设备,可以针对不同屏幕尺寸、屏幕象素密度等区别加载不同的UI XML界面配置描述文件,来解析各个UI控件的位置和定位特性。
但缺少能自动适配不同形状,如弧边屏,圆角屏等不规则屏幕以加载不同UI XML界面配置描述文件的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I控件布局自适应屏幕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终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UI控件界面无法适配不同屏幕形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UI控件自适应屏幕方法,所述UI控件自适应屏幕方法包括:获取屏幕的形状边缘路径;从预置的多个UI布局描述文件中获取与所述屏幕的形状边缘路径匹配的UI布局描述文件;加载获取的所述UI布局描述文件并将所述UI布局描述文件中包含的各UI控件显示于界面上。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UI控件自适应屏幕方法还包括:配置多个UI布局描述文件;为每个UI布局描述文件建立对应形状屏幕的关联关系。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从预置的多个UI布局描述文件中获取与所述屏幕的形状边缘路径匹配的UI布局描述文件包括:匹配获取与所述屏幕的形状边缘路径相似度大于预设值的预置屏幕形状;获取与该预置屏幕形状关联的所述UI布局描述文件。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UI布局描述文件包含各个UI控件在该UI布局下的位置、内外边距,拉升、对齐参数。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从当前屏幕硬件形状描述的接口获取所述屏幕的形状边缘路径。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UI控件自适应屏幕系统,所述UI控件自适应屏幕系统包括:形状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屏幕的形状边缘路径;匹配模块,用于从预置的多个UI布局描述文件中获取与所述屏幕的形状边缘路径匹配的UI布局描述文件;加载显示模块,用于加载获取的所述UI布局描述文件并将所述UI布局描述文件中包含的各UI控件显示于界面上。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UI控件自适应屏幕系统还包括:配置模块,用于配置多个UI布局描述文件并为每个UI布局描述文件建立对应形状屏幕的关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84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