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社区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8433.0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5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翔;丁宁;方雪明;吴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易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电系统 车辆管理系统 电子结算系统 物业管理系统 安防系统 智能社区管理 风力发电机 输入端连接 太阳能电板 输出端 物联网 社区 蓄电池 管理混乱 智能社区 逆变器 便利 居民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社区管理系统,包括供电系统、社区安防系统、物业管理系统、车辆管理系统和电子结算系统,所述供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板和风力发电机,且太阳能电板和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端均通过逆变器与蓄电池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系统的四个输出端分别与社区安防系统、物业管理系统、车辆管理系统和电子结算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将智能社区分为社区安防系统、物业管理系统、车辆管理系统和电子结算系统四大部分,并对其进行分开单独管理,不仅避免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发生,同时也使得本系统高效稳定的运行,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社区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实现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络,将用户端延伸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完成信息交换和通讯,提供更加全面、丰富的信息,实现智能化控制与决策,物联网的融入为实现全面感知、互通互联、开放兼容的智慧化社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智慧社区已经成为未来社区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设计和实现物联网系统的重要基础,物联网体系架构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但现有智慧社区的智能化程度不高,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社区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社区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社区管理系统,包括供电系统、社区安防系统、物业管理系统、车辆管理系统和电子结算系统,所述供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板和风力发电机,且太阳能电板和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端均通过逆变器与蓄电池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系统的四个输出端分别与社区安防系统、物业管理系统、车辆管理系统和电子结算系统的输入端连接,且社区安防系统包括社区出入控制模块、社区巡逻模块、社区监控模块、楼宇门禁模块、社区警报模块、紧急求助模块和业主身份认证模块,物业管理系统包括社区商铺管理模块、社区公共设施管理模块、社区卫生管理模块、智能灯光管理模块、智能家居管理模块、水电燃远程抄表模块、社区宽带管理模块和老幼看护模块,车辆管理系统包括非机动车管理模块和机动车管理模块,所述机动车管理模块包括地上停车模块和地下停车模块,且地上停车模块的输出端通过车牌识别模块与车位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地下停车模块的输出端通过车牌识别模块与限行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子结算系统包括水电燃定期电子结算模块、宽带电子结算模块、车位费用电子结算模块和物业管理费用电子结算模块,所述社区安防系统、物业管理系统、车辆管理系统和电子结算系统的输出端均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且中央处理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本地服务器和远程移动终端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社区巡逻模块包括安保人员考勤管理模块、安保人员排班模块、安保人员巡逻范围管理模块、安保人员通信模块、安保人员奖惩模块、安全等级分级模块、安保警报模块、接收求助模块和求助处理模块。
优选的,所述社区警报模块包括防盗警报模块、消防警报系统和主动警报模块,且消防警报模块包括燃气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水浸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紧急求助模块包括GPS定位模块、自主求助模块、强制开门模块和电子通信模块。
优选的,所述业主身份认证模块包括指纹认证模块、刷脸认证模块、虹膜认证模块和机械钥匙模块。
优选的,所述远程移动终端为接入4G网络的智能手机。
优选的,所述非机动车管理模块为将自行车、两轮电动车、三轮电动车分成三个区域分开放置,且自行车的放置区域、两轮电动车的放置区域和三轮电动车的放置区域可分开设置在社区的三个不同放置棚内,也可集中设置在同一个放置棚内,并在两相邻放置区域处用钢管隔开,但无论哪种设置方式,都要在两轮电动车和三轮电动车的放置区域均匀分布投币充电箱。
优选的,其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易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易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84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簧抛丸强化自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仿生机器人足端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