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油基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7149.1 | 申请日: | 2018-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0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艺霖;田文兰;张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艺霖 |
主分类号: | C07C67/31 | 分类号: | C07C67/31;C07C69/6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9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油 多元醇 制备 双氧水 过氧化氢的 后处理 减压蒸馏 溶剂稀释 生产流程 低级醇 反应釜 溶剂 催化剂 催化 生产成本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油基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直接由大豆油制备大豆油基多元醇的方法。使用溶剂稀释的大豆油,然后在3%‑5%的催化剂催化下,在60℃‑70℃与30%双氧水反应2‑5小时。反应完毕后减压蒸馏,将溶剂蒸出。再向反应釜中加入低级醇,在0.3‑0.4MPa,70℃‑80℃下反应4‑6小时后停止反应,即得到大豆油基多元醇。本方法节省了过氧化氢的用量,减少了后处理步骤,简化了生产流程,直接减少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油基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具体关于一种直接由大豆油合成的大豆油基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石化资源的日益匮乏,用生物基材料替代石油原料生产已成为研究的热门课题。生物质多元醇与石油类多元醇相比能耗更低,非可再生资源消耗更少,温室气体排放更少,是一种非常难得的生物质材料。随着植物油的提取技术不断地进步,人们对植物油的改性能力越来越强,这种具有可降解性的天然生物材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豆油是一种最为廉价易得的植物油,具有非常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用大豆油得到的植物油基多元醇不仅安全,而且制成的材料具有很好的耐水性和耐溶剂性。
在专利CN102731770B中吴斌斌等公布了一种大豆油多元醇的制备方法,酯交换反应:将环氧大豆油、聚醚多元醇和催化剂钛酸酯混合,在惰性气体保护和搅拌下,于100-170℃进行酯交换反应,维持反应温度1-8小时;开环反应:将酯交换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在180-250℃搅拌1-6小时,环氧键发生开环形成羟基,得到大豆油多元醇。通过调节原料配比可以制备出羟值范围在250-500mgKOH/g的多元醇。所得大豆油多元醇用于聚氨酯硬泡材料。它主要解决现有植物油多元醇与石油基聚醚多元醇相容性差,工业生产中容易分层的问题。
在专利(CN101397251A)中亢茂青等使用环氧大豆油与甲醇在高压反应釜中反应1.5-20小时得到大豆油基多元醇;在文献中李楠等(中国油脂,2012年第37卷第6期)使用SO42-/ZrO2作为催化剂在110℃下雨环氧大豆油反应得到大豆油基多元醇。
目前大豆油基多元醇大多是用环氧大豆油在二甲基甲酰胺(DMF)或者丙酮中,使用氟硼酸、磷酸、硫酸或卤化氢等催化剂,与低级醇反应得到。他们都使用了环氧大豆油作为合成原料来合成大豆油基多元醇,原料大豆油必须先经过环氧化才能作为原料使用,这无疑增加了大豆油基多元醇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接由大豆油来制备大豆油基多元醇的方法。该方法直接使用大豆油作为合成大豆油基多元醇的原料,而且方法简单,处理容易,易于生产。
本发明的所述的一种大豆油基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
将用溶剂稀释的大豆油与3%-5%的固体强酸催化剂加入到带有蒸馏设备,回流设备,温度计,加料设备的反应釜中,体系加热到60℃-70℃后向其中加入30%双氧水,保温反应2-5小时,反应完毕后减压蒸馏,将溶剂蒸出。向反应釜中加入低级醇,在0.3-0.4MPa, 70℃-80℃下反应4-6小时后停止反应,蒸出残留的醇后,除去固体强酸催化剂后干燥,即得到大豆油基多元醇。测定其羟值。
所述的固体强酸催化剂按照以下方案制备:
按重量份,10-20份的聚乳酸,1-5份二聚水杨酸内脂,溶于100-150份的乙醚中,加入0.5-2份过硫酸铵,0.5-2份2-羟基喹啉-4-羧酸,0.1-0.9份二乙氨基乙基交联葡聚糖凝胶,反应30-60min,得到改性聚乳酸,再加入3-10份聚乙烯亚氨基纤维素,0.3-1份三丁基(五氟乙基)锡,过滤,干燥,浸渍到20%-30%的钼酸铵溶液中40-60min后过滤,干燥;然后将得到的固体在60-80℃下反应2-6h,即可得到一种固体酸催化剂。
所述的溶剂可以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酮,丁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艺霖,未经王艺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71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