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和β淀粉样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化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5067.3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0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渊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硼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5/02 | 分类号: | C07F5/02;A61K51/04;A61K41/00;A61P25/28;A61K10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1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淀粉样蛋白 特异性结合 阿尔兹海默症 淀粉样蛋白沉积 放射性元素 诊断 治疗装置 中子捕获 靶向性 热中子 脑部 制备 捕获 判定 治疗 | ||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能够和β淀粉样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上有对热中子捕获截面大的核素,并且该化合物能够和β淀粉样蛋白进行特异性结合,所述化合物的性质使其能够和中子捕获治疗装置结合使用以消除β淀粉样蛋白,同样地,用放射性元素11C标记所述化合物后,该化合物还可以和PET/CT结合用于判定β淀粉样蛋白沉积于脑部的部位,用于诊断阿尔兹海默症。本发明还披露了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提供一种可以和β淀粉样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化合物,从而使阿尔兹海默症的治疗和诊断更具有靶向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和β淀粉样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药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目前研究表明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和阿尔兹海默症(AD)的发病机制有密切的关系,因此β淀粉样蛋白的检测以及如何消除或减少β淀粉样蛋白就成了研究的热点,为了进一步研究或消除β淀粉样蛋白,需要有一种能和β淀粉样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化合物。
随着中子捕获治疗技术的发展,利用中子捕获治疗技术来消除β淀粉样蛋白能够有较高的靶向性和较好的治疗效果,然而目前尚未发现一种能和中子捕获治疗技术结合起来并能够和β淀粉样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化合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能够和β淀粉样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为2-(4-甲胺基苯)-6-二羟基硼基苯并噻唑,该化合物具有如结构式I所示的结构:
其中,R1为-B(OH)2,R2为-NHCH3。
对热中子捕获截面大的核素包含但不限于10B、155Gd或157Gd。其中所述的对热中子捕获截面大的核素是指在相同能量的热中子照射下,中子捕获截面大于等于人体基本组成元素(C、H、O、N、P、S)的中子捕获截面的100倍及以上的核素,其中在相同能量的热中子照射下构成人体基本组成元素中的H的中子捕获截面最大,在热中子能量为0.025eV的条件下H的热中子捕获截面为0.2barn,10B的热中子捕获截面为3800barn,155Gd的热中子捕获截面为60700barn,而157Gd的热中子捕获截面为254000barn,均大于在相同能量的热中子照射下的H元素的热中子捕获截面的100倍。
这种热中子捕获截面大的核素能够与热中子作用发生核反应,释放出至少一种有杀伤力的射线,该射线射程短,基本上只破坏和所述化合物特异性结合的β淀粉样蛋白的结构,而并不破坏其他正常组织,对正常组织的危害很小。
10B核素在中子射线的照射下发生如下反应,放射能量:
利用含硼(10B)化合物对热中子具有高捕获截面的特性,借由10B(n,α)7Li中子捕获及核分裂反应产生4He和7Li两个重荷粒子。如反应式I所示,两荷电粒子的平均能量约为2.33MeV,具有高线性转移(Linear Energy Transfer,LET)、短射程特征,α粒子的线性能量转移与射程分别为150keV/μm、8μm,而7Li重荷粒子则为175keV/μm、5μm,两粒子的总射程约相当于一个细胞大小,因此对于生物体造成的辐射伤害能局限在细胞层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硼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硼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50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