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河堤边坡修复的固堤植物种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4920.X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5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赵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阳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A01C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发机构 控制组件 壳体 植物种植装置 土壤 边坡修复 粘稠 固堤 河堤 触发控制 地面接触 电力组件 壳体内部 壳体外部 控制通道 流通通道 内壳连接 生态环保 粘滞特性 种子通道 装置结构 手持端 轻便 触发 缓冲 减小 开闭 送入 | ||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保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河堤边坡修复的固堤植物种植装置,包括壳体、触发机构和控制组件。所述的壳体用于搭载触发机构和控制组件,并提供手持端和种子流通通道;所述的触发机构搭载于壳体外部,用于在与地面接触过程中触发控制组件;控制组件搭载于壳体内部,且与壳体中的内壳连接,该机构用于在触发机构的触发下打开种子流入土壤内的通道。本装置能够实现将种子送入粘稠土壤中的目的,且本装置针对粘稠土壤的粘滞特性而设计了一个用于缓冲的组件,以此来减小将本装置从土壤中提出时的阻力,并且本装置采用电力组件控制种子通道的开闭,进而可以控制通道打开的时间,本装置结构简单合理,使用轻便,易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保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河堤边坡修复的固堤植物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生态修复是目前国内外水环境修复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人类在水利方面对河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从生态角度研究河道生态修复课题是近年才开始的。我国已有少数地区进行河道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探索,归纳起来为两类:一是单纯利用植物护岸技术,二是植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护岸技术。无论哪一种,都需要在河岸上进行植物种植,而且相对于直接对水体进行修复,这项措施成本更低。
但是在河道堤岸边沿会出现一些湿地,或者在水库四周会存在一些水田,这些区域的绿化或者植物种植虽然很有必要,但是该地区的特点表现为湿度较大,土壤比较粘稠易产生凹陷,自动化播种机械难以在该类型区域作业,因此便需要一种易于操作的播种机械来满足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河堤边坡修复的固堤植物种植装置,本装置能够实现将种子送入粘稠土壤中的目的,且本装置针对粘稠土壤的粘滞特性而设计了一个用于缓冲的组件,以此来减小将本装置从土壤中提出时的阻力,并且本装置采用电力组件控制种子通道的开闭,进而可以控制通道打开的时间,本装置结构简单合理,使用轻便,易于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河堤边坡修复的固堤植物种植装置,包括壳体、触发机构和控制组件;所述的壳体包括外壳、分隔板、内壳、定位室和把手。
所述的外壳为圆柱形薄壁构件,该外壳的顶面左侧边缘和底面右侧边缘有圆孔,顶面的圆孔带有与其配合的塞子,用于承载其余构件,并配合内壳形成种子流通通道开关。
所述的分隔板为固定到外壳内部上部的水平圆盘,该分隔板的左侧边缘和中央均有一个圆孔,用于分隔出内壳安装空间和控制组件安装空间。
所述的内壳为圆柱形薄壁构件,该内壳滑动连接到外壳内部,且内壳的顶部与分隔板底面接触,且该内壳的顶面右侧边缘和底面左侧边缘有圆孔,该圆孔距外壳轴线的距离等于外壳顶面和底面的圆孔距外壳轴线的距离,用于配合外壳控制种子的流通。
所述的定位室为圆柱形薄壁构件,该定位室的顶面和底面中央均有通孔,且定位室有多个,且这些定位室均匀地固定到外壳侧壁顶部周围,用于对滑筒连杆形成定位。
所述的把手固定于外壳顶面上,该把手为刚性构件,用于提供手持端。
所述的触发机构位于壳体外部,触发机构包括滑筒、外伸杆、支撑板、拉力弹簧、滑筒连杆和连杆弹簧,用于触发控制组件。
所述的滑筒位于外壳下部且与其滑动连接,且该滑筒的下部外侧设有环形凸起,用于支撑触发机构的其余构件。
所述的外伸杆的数量与定位室的数量相同,该外伸杆通过其一端均匀地固定到滑筒的上部外侧,且外伸杆的另一端向下倾斜,用于搭载支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阳,未经赵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49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