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联合用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3357.4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2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红;唐华争;刘秀峰;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4375 | 分类号: | A61K31/4375;A61K31/137;A61P1/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智英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用药物 溃疡性结肠炎 小檗碱 治疗炎症性肠病 药物组合物 协同增效 联用 治疗 缓解 安全 | ||
本发明属于医药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联合用药物。所述联合用药物包括小檗碱和FTY720。本发明将小檗碱和FTY720按各自有效剂量比例进行组合联用,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同时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能够有效的缓解和治疗炎症性肠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本发明的联合用药物安全范围大,价格易接受,副作用少,毒性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缓解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联合用药物。
背景技术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明,临床上以慢性腹痛、腹泻伴黏液血便为主要特征,病理上以结肠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的持续性炎症为特征。抗炎药、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及免疫调节剂是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例如美沙拉嗪),然而这些药物大多存在严重的毒副作用,且不易治愈。因此,新型治疗UC药物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正受到关注。
小檗碱又称黄连素,是从黄连、黄柏、三颗针等植物中提取出的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抗炎、抗菌、心血管保护等药理作用。许多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证实,小檗碱对UC有一定的疗效。其安全范围大,不良反应轻微,价格低廉,已在我国临床消化疾病等取得较广泛应用,并有望单独或作为替补药物用于临床UC治疗
FTY720作为近几年新开发的一种免疫抑制剂(S1P1竞争性激动剂),已在临床上用于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其活性代谢产物FTY-720P与内源性S1P竞争对T细胞表面的S1P1受体的结合,导致S1P1受体异常内化,从而使血液中S1P失去趋化T细胞能力,使T细胞限制在淋巴器官内,从而减少外周血及病灶部位T细胞数量,缓解自身免疫炎症和移植排斥反应。但FTY720也可作用于其他受体亚型,如作用于S1P2引起心动过缓等严重不良反应,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局限。
UC是结直肠疾病,患者表现出周期性的炎症反应,这可导致严重的发病。目前并没有将小檗碱和FTY720进行联合使用并用来治疗UC的报道。况且在联合用药中,有一些作用类似的药物容易因拮抗作用而在联用时降低疗效。FTY720和小檗碱能否联合使用,能否对UC治疗具有优异疗效,从现有的技术中,是无法得知的,也是无法预料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缓解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联合用药物。本发明通过在UC模型小鼠中的治疗作用发现,小檗碱与FTY720联合使用,对缓解和治疗UC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的作用,能够显著缓解UC。因此,小檗碱和FTY720联用有望用于临床UC治疗,增强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缓解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联合用药物,包括小檗碱和FTY720。
所述联合用药物采用小檗碱与FTY720分别给药、同时给药或单一制剂给药的形式;
所述联合用药物中小檗碱与FTY720的用量为:小檗碱的用量为小檗碱常规临床剂量的(1/10~9/10),FTY720的用量为FTY720常规临床剂量的(1/10~9/10);小檗碱的用量为小檗碱常规临床剂量的a倍,a为1/10~9/10,FTY720的用量为FTY720常规临床剂量的b倍,b为1/10~9/10,a+b=1。
所述联合用药物中小檗碱与FTY720的用量优选为小檗碱的用量为小檗碱常规临床剂量的(1/3~2/3),FTY720的用量为FTY720常规临床剂量的(2/3~1/3),且小檗碱的用量中(1/3~2/3)+FTY720的用量中(1/3~2/3)=1。
小檗碱给药量为40mg/kg/d,单次给药,FTY720给药量为0.3mg/kg/d,单次给药。
在联合使用时,二者有效剂量的组合比例如:1/3小檗碱临床剂量+2/3FTY720临床剂量、1/2小檗碱临床剂量+1/2FTY720临床剂量或2/3小檗碱临床剂量+1/3FTY720临床剂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33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