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语音播放终端主动融入家庭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8486.4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4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林小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W4/80;H04W8/00;H04W76/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赵蕊红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设备 语音播放 终端 融入 资讯 选择性显示 用户使用 语音播报 资讯信息 移植 播放 屏幕 | ||
一种语音播放终端主动融入家庭的方法,语音播放终端在与移动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将移动设备的部分资讯选择性显示于屏幕,对移动设备的部分资讯选择性进行语音播报。方法包括家庭融入方法及家庭直接移植方法。本发明能够将语音播放终端与移动设备连接,将移动设备的部分资讯信息通过语音播放终端进行显示或者播放,大大方便了用户使用,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语音播放终端主动融入家庭的方法。
背景技术
音响设备是现代社会人们家庭娱乐的重要设备之一。人们在追求音箱设备品质的同时,对音箱设备的功能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音箱设备往往功能比较单一,通常多集中在音频播放性能方面。随着移动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多,手机等移动设备成为人们时时刻刻不可或缺的产品之一,而频繁使用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不便,特别是人们回到家庭后,往往在客厅、房间、厨房等不同位置出入,频繁取出手机看信息等非常不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综合语音终端及移动设备的语音播放终端主动融入家庭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语音播放终端主动融入家庭的方法,该语音播放终端主动融入家庭的方法能够将语音播放终端与移动设备连接,将移动设备的部分资讯信息通过语音播放终端进行显示或者播放,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提供一种语音播放终端主动融入家庭的方法,语音播放终端在与移动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将移动设备的部分资讯选择性显示于屏幕,对移动设备的部分资讯选择性进行语音播报。
优选的,语音播放终端与移动设备通过家庭网络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连接。
另一优选的,语音播放终端与移动设备通过蓝牙或者红外方式直接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的语音播放终端主动融入家庭的方法,语音播放终端设置有主动检测机构,主动检测机构在检测到联网绑定的移动设备处于互融间隔距离内时,主动检测机构输出控制信息使通讯机构与移动设备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的语音播放终端主动融入家庭的方法,家庭融入步骤如下,
1)判断通讯机构与移动设备是连接,如果是则进入步骤2);如果否,则处于待机状态;
2)输出移动设备资讯是否允许选择性显示的请求,判断用户针对选择性显示请求的反馈信息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如果反馈信息是同意,则进入步骤3),否则返回步骤1);
3)输出移动设备资讯是否允许语音播报的请求,判断用户针对语音播报请求的反馈信息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如果反馈信息是同意,则进入步骤4),否则进入步骤5);
4)将移动设备的资讯信息在多媒体屏幕上进行显示,显示完毕后返回步骤1);
5)将移动设备的资讯信息在多媒体屏幕上进行显示,并将资讯信息进行语音播报,显示播报完毕后,返回步骤1);
6)判断是否存在需要显示的咨询信息或者语音播报信息,如果是,则进入步骤5),如果否则返回步骤1)。
优选的,家庭融入步骤中,在多媒体屏幕上显示的移动设备的资讯信息至少包括微信、短信、邮件信息、电话信息中的一种。
优选的,家庭融入步骤中,允许进行语音播报的移动设备的资讯信息至少包括微信、短信、邮件信息、电话信息中的一种。
优选的,上述的语音播放终端主动融入家庭的方法,在待机状态下,主动检测机构按照间隔时间T的频率主动检测联网绑定的移动设备是否处于互融间隔距离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未经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84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访问方法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的控制方法